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名军校教授的教研成绩单


■席方丹

课间,学员们到马建光办公室求教。本图由作者提供

采访约在图书馆,那日的长沙寒雨蒙蒙,从另一个院区赶来的马建光迈着大步迎面走来,精神头儿十足,浓眉下的双眼犀利有神,一开口又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不容易,总算见上了面”。

马建光是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学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一名军校教员和国际安全战略与理论研究专家,“约不到”马建光是常态。上课、开讲座、作报告、撰写论文、指导学员……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经常要加班到深夜。有时他半开玩笑地说:“凌晨两三点查资料,网速快。”

潜心于教,致力于研。30多年来,马建光马不停蹄,一直冲锋在教学与科研的前沿阵地,用一项项不断刷新、不断升级的教研成果诠释着一名军校教员对使命的执着追求。

为“小白”开启“世界之窗”

马建光对自己有个要求,要做到“三来”:教学内容张口就来,典型案例信手拈来,创新理论娓娓道来。

给自己提要求是有原因的。33年前,“老马”还是“小马”,第一次登讲台就“失了蹄”。

来听课的学员绝大部分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员们笔挺地坐着,用渴望的眼神盯着讲台上的这名年轻教员。“可这堂课,我只上了35分钟就下课了。”马建光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旧懊恼不已。

“教员登台讲课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课前准备必须要做充分、做细致。”这堂课让初次登台的马建光刻骨铭心。痛定思痛,自此他每堂课都课前仔细备课、课后认真复盘、倾听学生诉求、咨询专家意见。就这样数年如一日,直到一步步走上了全军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的领奖台。

“马教授上课所讲的很多内容是在互联网上搜不到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研讨课上,学员们常常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将马建光的授课时间延长。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国际战略视角的新型军事人才,2019年3月,以在校学员为主体、以马建光为首席顾问的国际战略研究小组挂牌成立。

有人质疑,本科学员学历层次较低,理工科学员历史、人文知识储备有限,国际战略这么高层次的研究,一群“小白”怎能胜任?

马建光却不这么认为:“我看到了他们勇于探索、乐于钻研的品质,他们有科技底蕴,又对战略研究有浓厚兴趣,我愿意花时间带着他们跨出这一步。”

起步异常艰难。初期,大到研究方向小到具体问题,学员们常常不得要领。“我现在的课不多,就200多课时。”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办公室就成了马建光的另一个课堂。

大课间的40分钟、午饭后的半个小时、周末甚至节假日,只要一有时间,学员便抱着电脑挤在马建光的办公桌旁。

那天,学员申起有在研究一个课题时思路不畅,跑到马建光办公室求教,从标题到正文,从用词到符号,马建光不厌其烦地对他一一予以指导。

申起有起身时才发现,马教授的行李箱就靠在一边。两人刚一交流完,马建光立刻提上它,急匆匆赶向机场。

“马教授牵头发布的课题总是被一抢而空。”晚自习课后、出差换乘时……马建光利用细碎时间寻找新的思考点,不定时为学员发布研究课题,学员却仍大呼“课题不够”。

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讲座、学术专题报告、网络在线交流等形式,马建光探索出一条课堂教学与课外研讨相贯通的跨学科、宽视野的教学新路。

一群“理工男”组成的战略研究小组,到底能收获些什么?变化,在申起有身上体现的最明显。这个指挥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的大二学员,不到一年已经发表文章数十篇,在智能化战争、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学员们通过研究加深了对军人职业、使命的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明白了‘然后怎么办’。一年来,他们已经发表文章150多篇。”看着学员们的学习研究能力一点点提高,马建光难掩内心的兴奋,满脸笑意地向笔者“炫耀”道。

在“研战”路上越走越远

1991年,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马建光,随“载人航天测量船考察团”访问俄罗斯。

一天,考察团参观莫斯科“飞控中心”,在感叹俄罗斯军事技术实力强劲的同时,一种要迎头赶上的紧迫感在马建光心里暗暗生了根。

2005年,组织派遣马建光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从事中俄军事技术交流与合作工作,为期两年。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虽然身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博士,马建光仍然丝毫不敢松懈,集中精力苦练俄语军事专业技能。

这次长时间的派遣,让马建光进一步拓宽了战略眼界。而最终让他走上战略研究之路的,是三年后的一次演练。

马建光的书房显得有些简陋,靠墙而立的书柜,颜色深浅不一的柜面变形翘起,刻满岁月的痕迹。

书柜的一角,挂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牌子,靠近仔细看,一排小字“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10”映入眼帘。

聊起这次联合军演,马建光的眼睛放出光芒。那时的他正处于职业思考期,一次实兵实弹的震撼冲击,加速了他的“转型”。

军演中,中俄都有一批新式武器亮相,作为随行翻译,马建光全力“接招”。然而,那天中方举行特技飞行表演时,“身经百战”的马建光却在解释一个技术动作时“卡了壳”。

这件事对马建光触动很大,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对新式装备的参数性能以及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了解和研究不够,如何顺畅地与友军进行军事技术交流?

20多年的实践经历、知识储备和上百次的出国工作阅历,推动着马建光快速转型。

这几年,马建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大学多学科交叉特色,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耗时一年多完成的《叙利亚战争启示录》是马建光的匠心之作。这一年,不记得有多少回,午夜12点躺下准备睡觉的马建光,在黑暗中来了灵感,立马翻身起来,查阅资料、梳理思路、推倒重来接着写,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2019年,马建光作为受邀的5名军事专家之一出席第八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在阐述混合战争和颜色革命时,他用俄语发言的精彩一幕,被俄罗斯媒体争相报道,演讲稿还被俄罗斯著名刊物《国家防务》全文发表。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翻开马建光的作品集,数百篇战略研究文章闪烁着睿智的思考之光。他还主持国家和军队重点课题十余项,在俄罗斯和国内出版多部专著。

让服务足迹伸向一线战位

在马建光的书房里,一位刚刚毕业的博士学员留下的一幅书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上书八个大字:“经师易遇,人师难求”。

在国际战略研究小组成立前,马建光依托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指导过的学员,有很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都干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

海军某部干事张礼伟虽然参加工作已经10年,但和马建光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说:“我算是教授的编外学生。”

“每次与教授交流,他都能让我跳出思维局限,在工作中从全局角度和更高维度看问题、想事情。”此前,张礼伟发表过不少文章。履职后,他撰写的报告多次引起上级领导重视。

马建光的得意门生,如今桃李满天下。从本科就跟着马建光直到博士毕业,如今已是某部作战问题研究主力骨干的丘山;上学时被称为“外军通”,如今已是军事装备研究专家的李佑任;大三开始在马建光指导下潜心战略研究的代谨思,毕业不到几年,已经著书立说……

马建光说:“无论是教书育人才,还是搞科研出成果,都要做好需求对接。战场的需求、部队的需求,永远都是我们的最高追求。”

“服务他人,也提升了自己。”马建光记得,某次培训结束后的课堂讨论环节,在讲到俄罗斯在黑海用轻型护卫舰发射“口径”巡航导弹打击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军事设施时,马建光提出一个概念。来自某舰队的一名干部提出,这种表达不妥,最好说成“俄式空海一体战”。

马建光吃惊之余,感叹我军一线指挥官兵的专业化、知识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联合作战有更深的思考。“这促使我必须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以便将服务做得更好。”马建光说。

在西北某基地的那次交流,让马建光同样记忆犹新。

那天由于电脑死机,马建光脱稿讲了两节课。讲座结束后,官兵们意犹未尽,纷纷追着马建光提问。看着官兵们求知若渴的眼神,马建光也不自觉地想与他们多“亲近”。结果,两节课变成了三节课,马建光又差一点误掉了返程的飞机……

未来,马建光目标明确,只要是为了服务备战打仗,只要是对人才培养有利,就一定“坚决去干,全力干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