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樊维是新疆军区某红军团的一名基层卫生员。疫情发生以来,他成为全连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护墙”,每天既要对官兵进行体温检测,还要密切关注连队感冒发烧人员的身体状况。休假官兵陆续归队后,小陈又担负起对隔离区消毒的重任。虽说具备一定的卫生防护常识,但他仍有些担心。基层医护人员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让我们听听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医院郑琪院长怎么说。
调整好精神状态。基层医护人员平时应规律饮食、充分休息,以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来应对高强度工作。
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医护人员可以尽量把头发剪短,或者每次进隔离区前扎紧头发,确保工作帽能够把头发完全包裹;剪短指甲,避免指甲刺破手套;在隔离区工作时,应避免使用手机,避免人和物的直接接触。同时,建议医护人员提前准备一套衣物,在离开隔离区时换掉,以防把可能污染的衣物带回。
穿戴好防护用品再上岗。卫生员在进入隔离区前应仔细穿戴防护用品。穿戴防护用品前需先用消毒液洗手,揉搓1-3分钟,然后按顺序进行穿戴:戴上一次性工作帽,工作帽要完全包裹头发和耳朵;戴上医用防护口罩并检查口罩密合性;检查防护服并穿戴,防护服不要接触地面(先穿下半身再穿上半身,而后戴上帽子,系好拉链、扣子和密封条);戴护目镜;戴内层手套,包裹好防护服袖口,戴手套前要注意检查手套有无破损;穿靴套、穿隔离衣、戴外层手套(穿戴后确保衣袖口完全被包裹)、穿鞋套并相互检查。若工作时间较长,难免会出现身体出汗、护目镜起雾等情况,但要注意不要随意触摸和脱掉防护器材。
保持安全距离。基层医护人员无论是日常消毒、体温测量,还是接诊看病、工作指导,都会接触营连官兵。建议医护人员与官兵保持安全距离,日常体温检测可采取受测人员自测的形式,医务人员及时进行数据统计;在对隔离区消毒时,可视情况组织隔离人员回避,减少直接接触,无回避条件的,医护人员应与隔离战友保持1.5米以上距离。此外,医护人员在隔离区使用的医疗用品要按规定放置,严禁带入生活区,避免交叉混用。
脱防护用品要小心。进入隔离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往往精神上高度紧张,时刻注重自身防护,但走出隔离区后易出现放松心态,因此脱防护用品时也要小心谨慎,以免沾染病毒。可按如下步骤脱去防护用品:第一步,脱去外层手套,在指定地点用消毒液洗手;第二步,脱去护目镜或者医用防护面罩(全程避免触碰护目镜的前侧面),放在指定地方;第三步,用消毒液洗手后,脱去鞋套和靴套;第四步,用消毒液洗手,脱去防护服(注意从上往下边卷边脱,皮肤不要触碰防护服污染面,动作轻缓,避免抖动);第五步,用消毒液洗手,脱去里层手套;第六步,用消毒液洗手,脱去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个步骤前都要用消毒液洗手,脱下的防护用品需放在指定地方。最后用肥皂水全面洗脸洗手后,戴上医用防护口罩离开。
自我隔离保安全。基层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入隔离区工作,与隔离区战友接触较多,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安排他们单独住宿,避免与官兵频繁接触。基层医护人员要合理安排工作,保持规律的作息,平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也可利用休息时间多与亲人、朋友电话聊天,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