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越是艰险越向前

——济南警备区文职人员全力参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见闻


■李京进 本报特约记者 熊永岭

“我是济南第十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医生吴金。我们有位司机刚从医院出车回来,大门口测体温38.6℃,红外测温仪复测体温38.2℃,10分钟后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37.8℃,无咳嗽、胸痛等症状,判定为发热。按照上级规定,要去你们医院进行新冠肺炎排查,请安排。”10分钟后,一辆救护车呼啸着开往解放军第960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吴金已经多次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运送发热病号去医院排查。看她业务熟练程度和担当尽责态度,很难想到她只是名刚刚入职的文职人员。

吴金有个4岁的女儿,由于负责发热门诊和隔离区管控,工作忙、任务重、危险性大,春节后她一直没能回家,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公婆照看。

“我最纠结的是,每次女儿打电话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我都想你了,我就忍不住偷偷抹眼泪。没办法,特殊时期干休所的老首长、老阿姨更需要我。”说这话时,吴金的眼睛里透露出坚定。

这个警备区共有12个离休所、25个独立院落、近1200名老干部和遗孀。老干部年龄大、身体弱,疫情防控任务非常重。疫情发生以来,警备区文职人员全部放弃休假坚守在战“疫”一线,守护着老干部和遗孀的身体健康,截至目前实现了“零感染、零疑似”的目标。

“作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我郑重向组织提出请求,志愿到最危险的一线工作,不计得失,无论生死……”这是文职医生张振川向组织递交的请战书。他是2019年新聘文职人员,1个月前刚刚在海军军医大学完成岗前培训。

今年春节,张振川原本想利用休假回家举办婚礼。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再三思量后决定推迟婚礼,并向未婚妻及家人说明情况,大家都很支持他的决定。大年初二凌晨4点,他便告别父母和爱人赶回所里,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作为所里唯一的男医生,张振川主动承担起了消杀的任务。每天早晨一睁眼,他便套上防护服,穿上雨披,背着喷雾器跟官兵一起,穿梭在营区各个角落。“其实每天我也很累,但防控疫情处处都是前线,穿了这身防护服,就是一名‘战士’,我守卫的是自己的阵地,守护的是老首长和战友们的安全。”

军装虽然脱下,但军人的初心没有改变。2019年,张舜从哈尔滨飞行学院军医岗位转业,这名毕业于原第二军医大学的临床医学高材生,婉拒了地方医院的高薪聘请,选择到济南第八离职干部休养所转改为一名文职人员。

该干休所是由原济南军区空军3个干休所合并而成,3个院区不仅服务保障的老首长、老阿姨多,春节来所探亲人员也多且杂。

对此,张舜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和湖北的同学及时了解并随时跟进掌握新冠肺炎的各类知识,以及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个人防护及报告制度等,做到对每名人员的身体状况心中有数。

他了解到一名老干部的女儿于1月19日从武汉回济探亲,住在老干部家里。他第一时间向所领导报告,主动登门做好老首长和家人的思想工作,送去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指导他们使用,并安排人员送菜上门,使老干部及家人安心进行居家隔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驻港部队退伍后考取文职护士的王洪秀,一直冲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对办公区域消毒,统计老干部及家属身体情况,发放防疫用品和防疫手册,搞好疫情预防知识宣传,并及时跟进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我是一名军属,也要像军人一样危急时刻敢于站出来。”军嫂李坤是一名文职医师,她的丈夫在北部战区陆军某部服役,春节以来一直参加部队的战备执勤和防疫任务。李坤像丈夫一样积极向党组织请战,第一时间回到单位参加门诊部的值班执勤。

这位奋战在“疫”线的医师,还是一位怀有5个多月身孕的准妈妈。每天早上,李坤的工作先从排查疫情开始,逐户询问老首长、老阿姨们身体有无异常,是否有外来人员等情况。此外,还要进行体温测试登记、营院及办公区消毒、向老首长普及有关防控疫情知识等工作。一天工作结束,还要汇总报告当天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老首长纷纷为她点赞:“小李全心扑在工作上,自己有困难从来不说,每日巡诊从未间断,真是不简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