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官集训,一等功臣缘何名落孙山

——第73集团军某旅科学调整军官集训计划的一段经历


■本报记者 赖文湧 特约通讯员 廖晓彬

看着手中的月考成绩,第73集团军某旅二营四连小队长刘晓远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平时大小考核都名列前茅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有成绩垫底的一天。

刘晓远是一名有着13年兵龄的老兵,军事素质过硬。在2013年全军特种兵比武考核海上狙击课目中,他与各路高手展开激烈角逐,最终成功夺冠。载誉归来,刘晓远荣立个人一等功,并被破格提干,官兵们说起他的事迹,无不竖起大拇指。

今年1月,旅队计划开展为期3个月的军官集训,作为营里重点培养的优秀干部,刘晓远自然名列其中。本想着在集训队大展一番身手,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集训刚开始不久,自己就栽了一个大跟头。

“体能和技能课目只占总成绩百分之二十?”第一次摸底考核,初次参加集训的刘晓远就在公示的考试细则面前傻了眼。要知道,无论是考体能还是拼技能,他都胜券在握,可是一碰到“舞文弄墨”,他就犯了难。

面对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等高线,看着试卷中捉摸不透的战术题,刘晓远有些不知所措。果不其然,考核成绩下来,除了体能和军事技能课目外,刘晓远的其余课目成绩几乎都垫了底。看着成绩榜末端赫然标着自己的名字,刘晓远羞愧不已。

其实,类似现象在集训队并不鲜见。排长刘方伟曾多次在大项军事比武中摘金夺银,在电脑操作方面却是一个“门外汉”,每次上机考核总是一筹莫展;副连长陈乾毕业于陆军工程大学,理论背记、识图用图等都优势明显,但手榴弹投掷却几次都不合格……

“明明每个课目都安排了授课和训练,为什么成绩还会两极分化?”集训队队长王鹏藻经过深入了解后发现,集训队人员成分差异大,对于不同领域、不同课目的学习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由于各个课目都是统一安排、集体实施,自主训练时间少,课上听不懂的,队员们也没有大块时间查缺补漏,导致短板无法及时补齐。

“平时的短板,战时绕不过敌人。一名合格的带兵人,不应该有明显的弱项。把短板补齐、把弱项变强,提高质效,应该是开展集训的主要目的。”面对问题,旅领导的一番话发人深省。

春节刚过,集训队按照“盯着弱项练,瞄准短板练,聚焦软肋练”原则,推出一系列新举措:缩短集中授课时间,每天拿出3个小时用于自主训练;挑选各领域尖子充当教员,对存在短板弱项者展开一对一单独辅导;有专长的个人在该课目中只参考不参训,腾出更多时间用于查缺补漏。

少了“齐步走”,多了“自助餐”,如今,队员们训练更有针对性、热情更加高涨,在此后组织的集训考核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微议录

集训要注重分类施教

■第73集团军某旅副旅长 安文源

现代战争是体系之间的对抗,指挥员能力链条上的任何一块短板,都有可能成为战场制胜的“阿喀琉斯之踵”。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集训的目的在于为战育人、补短强能,如果重形式不重质效,不顾岗位和个人要求,搞“大锅饭”“齐步走”,就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现象,使集训失去意义。

集训重在训练,而非集中。只有根据受训者实际情况,瞄准短板弱项,注重分类施教,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对症下药,才能让短板变成“潜力板”,让弱点变为“突破点”,最大限度提升集训效益,让参训人员收获满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