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另一种“逆行”的温度


■刘 书 徐 越 郭 靳

姚金志在部队给家乡人民加油鼓劲。
退伍前夕的薛文成。
无人机操控手薛文成(中)。
官兵们认真打包给战友家人寄口罩。
姚绍斌将鸡蛋送达医院。
王建明和战友一起,与远在家乡的亲人视频连线。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没有特长但我会做饭”的朴实大哥,“岗位随意、危险不怕”要为国家出份力的“90后”……刷刷朋友圈,防控疫情中的种种凡人善举令人动容。

祖国是个大家庭。抗击疫情的日日夜夜里,驻守边关的战友心系战“疫”前线。他们和奋战在前线的战友们一样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都是平凡无奇的普通人,却以力所能及的行动,用另一种方式站在了抗疫前线。

心与心走近,距离就不再遥远。猝然而来的疫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特殊战斗中。为了胜利,每一名共和国军人的心中都藏着一颗闪亮的灵魂,发光发热,温暖中国。——编 者

关键词:心愿

36000枚土鸡蛋的温馨

2月4日,湖北电视台播出的一档节目暖人心扉——

一辆货车从恩施鹤峰县出发,将满载的36000枚土鸡蛋,送至湖北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手中。

这份特别的心意,来自一位在西南边陲服役的湖北籍“兵哥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中士姚金志。

一夜间,姚金志火了,连队战友们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小姚干了件大事。”

姚金志却羞红了脸:“给家乡亲人打气,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战友眼中的姚金志,一向罕言寡语。一米八的个头,圆圆的脸盘上透着憨实。

出生在湖北恩施的他,是在武汉长大的。一口地道的“武汉腔”和爱吃热干面的习惯,为他贴上了“个性标签”:身在异乡的“武汉娃”。

2017年本科毕业,姚金志参军入伍成了一名直招士官。得知消息,他在武汉工作的姐姐,特意打电话给退休后在恩施生活的父母:“弟弟当兵了,这是咱家的光荣。”

这一走就是2年多。因为牵挂弟弟,从小和姚金志无话不谈的姐姐每年都到部队看望他。说不想家那是假的,每次看到姐姐在朋友圈晒出汉口小吃和武大樱花,姚金志还是不自觉地点个“赞”。

今年春节,姚金志第一次休探亲假。这边,他早早准备好了给家人的礼物。那边,家人也提前备好了年货,还预订了一桌年夜饭。

1月23日,众多媒体播报,湖北多市区因疫情实行交通管制。这则消息让姚金志意识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就在计划返乡前的24小时,姚金志果断退掉机票,打电话给姐姐:“国家号召,武汉人尽量不外出,你一定要做好防护。部队可能还要加派值班人员,我过年就不回了。”

接下来几天,姚金志每天都打电话给在老家恩施的父母,叮嘱他们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猝然而至的疫情,如阴云笼罩着游子的心。姚金志在武汉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2013年考入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路边的热干面、校园里的樱花,那些家乡人、家乡景,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

每天,姚金志睁开眼,就会从手机上浏览疫情新闻。看到武汉医疗物资紧缺,他想捐些善款,又担心不能第一时间发挥作用;也想尝试购买口罩、防护服等医护用品,向武汉捐赠,但由于没有渠道,这一心愿也被搁置了。

一次,姚金志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与病魔搏斗,与死神赛跑,连年夜饭吃的都是方便面,他特别心疼。

“老家恩施的农产品丰富,给医护人员送些土鸡蛋吧,以后煮方便面,至少可以加个蛋!”姚金志和姐姐商量,得到了姐姐的支持。

当天,他就联系在鹤峰县工作的小学同学,帮忙采购并按程序完成检疫。

姐姐也不闲着,她联系在恩施的朋友找来配送车辆,又托人联系受赠医院。父亲姚绍斌得知儿子的心愿,决定自己驾车去武汉……

“儿子的心愿就是全家的心愿。”已经50多岁的姚绍斌和妻子商量着,“哪怕冒着感染的风险,也要把鸡蛋送到武汉。”

从萌生捐赠的想法,到鸡蛋装车上路,前后仅3天时间。在姚金志和家人心里,这是他们全家人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一定要齐心协力办好。

2月3日,武汉因疫情实行交通管制的第11天。

一大早,姚绍斌开着租来的货运车,沿着蜿蜒山道,载着100箱鸡蛋从恩施鹤峰县八峰山出发,经过数道关卡,通过援助物资绿色通道,进入这座他们心中牵挂着的城市——武汉。

当天下午,这一车共36000枚土鸡蛋被分成两批,分别运送到湖北省人民医院的本院区和东院区。

这家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从春节开始,全院医护人员全负荷运转,几乎没有休息。

货车缓缓开进医院大门,停在急诊楼门前,前来接车的医护人员望着鬓角花白的姚绍斌,眼圈都红了……

鸡蛋,并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食材,但在抗疫一线,这36000枚辗转送来的鸡蛋,每一枚都凝结着赤子情怀,都是那样的宝贵。

购买100箱土鸡蛋,是一笔不小的款项。“这些都是姚金志平时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的。”连队指导员李靖涛说,“要不是被报道,姚金志捐赠鸡蛋这件事,连队根本无人知晓。”

“疫情来了,医生护士也是战士,武汉多亏有他们。”姚金志说,“有个词叫‘守望相助’,我不能冲锋在前,只能选择用这种方式支持前方的‘战友’、守望我的家乡。”

暖风送来春天。姚金志默默关注着家乡近况,看到疫情日趋好转,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

“等胜利的消息传来,我要飞奔着回家。”姚金志说,这是他的另一个心愿。

关键词:坚守

我在村里当“飞手”

这两天,一段抖音视频在“妖魔山”传开了。

驻守在西部边疆的空军某雷达站官兵们,津津乐道一件新鲜事:“薛班长厉害了!无人机飞得太溜了”“薛文成好样的!他是我们这里走出去的雷达兵”……

从雷达兵到无人机“飞手”,这个转变过程仿佛就在一夜间。

一年多前,薛文成退伍返乡,回到山东泰安马庄镇薛家庄。

这个村子一直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为主,是远近闻名的“高产村”。回乡后立志在科学种粮上干出点名堂的薛文成在网上发现,有人运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不由得也动了心思。

他在网上反复遴选,花8万元购买了一架无人机钻研起来。经历了几次飞行失败,曾是雷达技术员的他,很快成为一名拿到“驾驶执照”的无人机“飞手”。

今年年初,一场疫情突如其来,薛文成心里那个急啊。平时爱琢磨的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能不能用无人机为村里实施高空喷洒消毒?

没承想,无人机一起飞,“呜呜”的响声老远就能听得见。有的村民看到头顶上飞来个“飞行器”,还在喷洒消毒液,就不乐意了,说啥也不允许无人机从村子上空飞过。

最后,还是村支书出面,在大喇叭里普及防疫常识:“乡亲们不要慌,无人机喷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渐渐地,村民们认同了薛文成的做法。附近几个村听说了无人机消毒的事,纷纷提出要求,请薛文成去他们那里帮忙。

每到一个村子,薛文成都会提前利用村里的广播号召大家:“在无人机消毒期间不出门、不晒衣。”一句句贴心的叮嘱,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一个架次大约飞行5分钟,加注消毒液,规划航线,逐街逐巷进行喷洒消毒……过去,薛文成只掌握无人机在庄稼地上空飞行的参数,如今让它在楼房间穿梭自如,他更加小心谨慎。

每次操作前,薛文成一大早就起床准备;晚上临睡前,还要对无人机进行维护检查。毕竟,他口袋里的小本本上,还记录着好几个邀请他去消毒的村庄。

飞行大半个月,薛文成“搭”进去了不少钱。那天,妻子王英把两人积攒的“旅行积蓄”拿了出来:“只要四邻八乡的乡亲们都健健康康的,我们就要坚持下去。”

薛文成和王英去年刚结婚。两人还没来得及一起旅行一次,疫情就来了,小两口这阵子一天也没闲着,“他当好他的‘飞手’,我当好我的贤内助。”王英咯咯笑着说。

在村里当“飞手”这件事,薛文成没有告诉一个战友。直到有一天,雷达站指导员刘昊鹏主动把他加入“多人视频”,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庞,薛文成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战友都像亲人一样牵挂着……

“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薛文成把这句话更新成为自己的微信签名。

他说:“郑州用烩面给热干面加油,北京用烤鸭给鸭脖打气,上海用生煎包给武汉汤包鼓劲……我们这里没啥出名的美食,但我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愿以实实在在的抗‘疫’行动,为武汉人民加油鼓劲!”

几天前,“妖魔山”雪花飞舞,刘昊鹏把山顶的雪景发给薛文成。

“每年初春,山上都会迎来一场雪,严寒过后,温暖的季节就要来了。”薛文成和雷达站的战友们,心里有了新的期待。

关键词:关爱

特殊包裹飞向战友的家

拿着一大包口罩,军嫂樊宏育整个人都快被暖化了。

2月27日下午,快递小哥将一个快递包裹放在了唐山市一个快递寄存点。不一会儿,附近居民楼上居住的樊宏育下了楼,她已经有一阵子没网购了。

到了寄存点,樊宏育推了推眼镜,盯着包裹上的邮寄地址看了又看,几个模糊的小字跳入视线——“甘肃酒泉”。

“难不成是部队寄来的?”樊宏育心里有了着落,拎着包裹一溜烟上了楼。在房门外给包裹消毒后,她和公公婆婆一起拆开包裹,竟是一沓口罩。

樊宏育立马给在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服役的丈夫王建明打电话,语气嗔怪地说:“寄了口罩,也不说一声?”

“啥?你怎么会收到口罩……”

此刻,北疆冷风吹得正紧,挂上电话,刚刚值完班走下阵地的四级军士长王建明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把站里分配的口罩让给了战友王希,自己家怎么也收到了口罩呢?

在得知王希的家人也收到了口罩后,王建明匆匆走进站长裴泽超的办公室。

了解了情况,裴泽超笑了:“莫着急,是我要求给你家人匀出20个口罩寄走的。对他们来说,这些口罩都是急需的。”

时间回溯到2月初,疫情暴发之初。

那段时间,线上线下都很难买到口罩,一夜间,“在哪里购买口罩”成了战友们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快,连队党支部把这件事摆上了案头:“能不能集体购买一批口罩,寄给有需要的官兵家属?”

一次恳谈会上,裴泽超提议:“连队去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可以从立功奖金中抽取一部分购买口罩。”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官兵们一致赞成,“成绩靠全连官兵共同奋斗取得,也离不开家属们的默默支持。特殊时期,这份特殊的关爱可以有!”

在向旅财务科咨询并得到肯定答复后,站里第一时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对这一事项进行研究,大家一致同意。

“网上基本没货,得赶紧想办法。”负责采购的排长李明,在网上咨询了许多商家,都无功而返。

打电话咨询朋友、发朋友圈征集,有的官兵尝试直接联系生产厂家,咨询现货信息,寻找供货渠道。

终于,李明通过一位同学联系到深圳一家医疗物资企业,买到300多个一次性医用口罩、100多个N95口罩。连队又按照1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3个N95口罩为一份,打包成数十个包裹,准备寄回官兵家中。

“我家里口罩够用,把我的那份留给其他更需要的战友吧!”战士王希、郭子豪主动找到连队,表达了心意。

这件事被王建明知道了。作为站里最老的兵之一,他找到站长裴泽超,坚决要求把自己的那份调整给湖北籍战士王希:“我家里有口罩,不急用。”

那天一大早,数十个包裹在西北戈壁装车后,满载着爱心飞向全国各地……

一同寄出的,还有一本防疫知识手册、一份写给官兵家属的慰问信。

3天后,王希还有王建明的家人,都在事先没有得到“预告”的情况下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包裹。

那一刻,他们感受到了从边疆吹来的如春天般的暖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