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有两个地方,让人闻之色变,也让人肃然起敬。
重症监护室。它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称:“ICU”。这里,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屏障;这里的医护人员,被誉为危重病人的“守护者”。
“红区”。在抗疫定点医院,“红”“黄”“绿”3种颜色,分别代表3个区域: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红区”是感染风险最高的地方,是人类与病魔激烈交锋的区域。战斗在这里,医护人员个个是勇士。
重症监护室“红区”,堪称战“疫”火线。
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以来,李文放坚守的阵地只有一个——重症监护室“红区”。
这位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担任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
在患者眼中,这位急救医生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无畏的勇士。
勇士之胆
“这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
李文放与病毒较量的最近距离不到20厘米!
进驻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第一天,医护人员就见证了这位重症医学专家的血性胆气——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里的重症监护室暂没有负压环境,为患者进行插拔抢救时,飞沫很容易喷射到脸上。那天,12名危重患者转运到这里,一名患者心脏骤停。李文放快步上前,手握人工球囊,插稳鼻导管,在距离患者不到20厘米的地方,及时将氧气一点点打进患者的肺里……
谁也没想到,他们到武汉的第一仗,就是一场危险的遭遇战。
汉口医院,是武汉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3家定点医院之一。李文放和战友们抵达这里时,地方同行们已与新冠病毒激烈“交火”。
此刻,摆在李文放和战友们面前的是异常严峻的形势——
防疫标准不够。由于汉口医院是由康复医院临时改建的传染病医院,重症病房布局不完善,医护人员容易被感染。
临危受命,李文放带领战友们连夜在“火线”完善防疫布局。他们梳理优化感染控制程序、诊治程序和救治方案,重新布置重症监护室隔离病房。
床位不够。病房本来设计的是16个床位,受条件限制,只开了8个床位,远远不能满足危重病人救治之需……
为了增加病房床位,李文放果断决定压缩部分缓冲区,增设2个床位。3天后,18个床位全部开放,尽最大努力抢救危重症病人。
对于传染病房来说,缓冲区是一道关键的隔离防护屏障。压缩缓冲区,意味着感染风险增加。尽管同事们都被李文放的建议吓了一跳,但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他、无条件地支持他。
信任的背后,是李文放不顾一切往前冲的勇气,更是危难时刻显身手的实力——
奔赴汶川抗震救灾,在外学习的他拎起办公室的行囊就出发。蹲守在“帐篷ICU”里,他夜以继日,抢救了32名挤压伤综合征伤员。
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他第一时间出现在手术室。在那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营救中,他成功救治18名伤员。
……
这一次,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资源调配、力量编组和流程考核,李文放和战友们很快全面接管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全力救治危重患者。
插满管子的病人、医生护士急促的脚步、各种监控仪器的“滴滴”声……这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最前线的重症监护室“红区”的真实场景,也是李文放和战友们的战“疫”常态。
“这是一条生死火线,我们只有冲上去,才能把生命抢回来。”在李文放看来,重症监护室历来是打硬仗的地方。在这里战斗,是巨大挑战,更是如山重任,“这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
勇士之心
“看到一双双充满希冀的眼睛,我常泪湿眼眶”
在重症监护室“红区”,每天都记录着悲怆,也孕育着希望。
为了让悲怆少一点、希望多一些,李文放以秒来计算在“红区”战斗的时间。
“快!”这是护士张婷听到李文放说得最多的一个字,语气短促有力,不容置疑。那天早晨,一进病房,张婷就看到了每个病床床头贴着的提示:“检查患者进气管是否完全进入鼻腔,防止脱落!”
那是夜里值班的李文放打印并逐个贴上去的。“李主任就是这样,做事从不过夜。” 张婷说。
“快一秒,就可能救活一个生命。”经年累月的ICU职业生涯,李文放养成了风风火火的习惯:吃饭快、走路快、思考快、做决定快……
然而在火神山医院,这位重症医学专家让人敬佩的不仅是“快”,还有他的“慢”。
那天,病房收治了一位老奶奶。她听力不太好,别人只有大声说话才能和她勉强交流。李文放瞅准空闲,守在老奶奶病床前,一遍遍询问病史。最终,他对症下药,老奶奶病情很快好转。
“快,是为了救命;慢,同样是为了救命。”当军医30年,李文放有一个习惯:每收治一个新病人,都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病情。
火神山医院ICU收治患者当天,收治了10名危重症患者。李文放坚持给所有患者查体,为每个人制订治疗方案。他告诉身边的战友:“每一名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非千篇一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救治。”
耐心问诊,换来的是自己的放心、患者的信心。
一位地方医院影像科医生,被感染后病情加重,心情沮丧。李文放问明情况后,连夜为这名被感染的医生重新制订治疗方案。目前,这名患者病情转危为安。
“我们的救治给重症患者带来了信心,也给医生同行带来了希望。”李文放说,来到武汉的第一天,内心就受到了极大触动:“看到一双双充满希冀的眼睛,我常泪湿眼眶。”
战“红区”,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要有这样一颗时时把患者放在心上的“红心”。
进驻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第一天,李文放遇到了从上海到武汉出差感染新冠肺炎的乌大叔。那时候,乌大叔情绪低落。见此情景,李文放说:“我是海军军医大学教授,我们的重症救护专业技术先进。我们有信心,你也一定要有信心!等你康复后,咱们一起回上海!” 听到是上海来的解放军医学专家,乌大叔眼睛一亮,精神立刻振作起来。
医疗队离开汉口医院转战火神山那天,乌大叔专门来找李文放合影留念。两人共同约定:“上海见!”
勇士之情
“与一座英雄的城市同在,与这里的人们同行”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文放会悄悄把手机拿出来,看一段视频。
那段让人动容的视频,是他的爱人张英发来的。视频里,张英动情地说:“你到武汉已经第10天了。从一开始的千头万绪,到现在的有条不紊,我真的为你感到自豪。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
17年前,同为军人的张英奔赴北京小汤山医院,在那里战斗了40多天;17年后,李文放在武汉火神山继续同疫魔战斗。
从小汤山到火神山,这是相隔17年的责任传递。夫妻俩相继赴“汤”蹈“火”,成为抗“疫”一线的战地佳话。
两年前,张英退出现役。那天,她深情地对李文放说:“穿了22年军装,我明白该如何做一名军嫂。”
在妻子张英眼中,李文放有义更有情。
宁夏西吉,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在那里,李文放曾成功救治一名60多岁回族老汉,还自己掏钱垫付了医疗费。10年过去了,李文放和老人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月至少通一次电话。有句话,老人在电话里说了10年:“你这娃,千万注意身体啊!”
在李文放救治的众多患者中,老人是极为普通的一位。这些年,李文放换了几部手机,但他始终保存着所有打来的电话号码。这些号码的主人,有的是他抢救过的患者,还有的是患者的家人。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些平静的号码都会热闹起来。李文放的手机屏幕上,满是暖心的祝福。
这些舍不得删除的电话号码,像音符一样,组成李文放心中最动听的歌。
那是一首希望的歌。正如此时此刻,在惊心动魄的重症监护室“红区”,患者一次次为他和战友们竖起大拇指。
那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正如此时此刻,这座城市枝头绽放的花。
微博热搜上,武汉最新的城市宣传片里,有句话让人觉得格外温暖:“阴霾终将过去,有你们在,武汉不孤单。”
“与一座英雄的城市同在,与这里的人们同行。” 李文放说,他并不孤单。
勇士一往无前,但并不孤单。与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一路同行——那是勇士不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