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用兵是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则。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深刻演变,集中用兵的思想已被赋予新的内涵,集中的种类、范畴、特点和形式也产生新的变化,唯有善聚方能在双方激烈的对抗中占据主动。
积聚国家潜力奠定胜利之基。兵者,国之大事。战争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或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现代战争强度高、消耗大,更加需要雄厚的综合国力作后盾,只有善于积聚综合国力并将其高效转化为战争能力的一方,才更有优势夺取战争最后胜利。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中,德军前锋部队推进至莫斯科市郊,甚至见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螺旋状尖塔。面对德军的强大攻势,苏联在短时间内迅速动员数量庞大的后备队,并在全国各地调集大量作战装备和物资,举全国之力保卫莫斯科。反观此时的德军,严重缺乏油料、冬季装备和食物,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已达到极限。苏军抓住有利时机开始全线反击,反败为胜,最终赢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集聚作战力量争取局部主动。力量多少是作战的前提,力量运用是取胜的关键。在作战力量一定的情况下,应把握特定时间窗口,在关键局部战场,快速集中作战力量,塑造局部对敌优势战胜敌人。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在总兵力对比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及时抓住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在整体进攻队形中突出冒进的有利时机,组织部队实施强力穿插分割,两翼迂回包抄,成功将其从敌重兵集团中剥离出来,包围于孟良崮地区。而后,迅速集中三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在强大炮兵火力支援下,从四面八方对孤立无援的敌74师实施向心攻击,最终将其全歼,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汇聚作战效能动态塑造优势。营造即时性优势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关键。现代作战节奏快,情况瞬息万变,作战行动联动实施,作战中必须加强控制协调,动态集中作战效能,塑造即时性优势胜敌。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对日军实施系列登陆作战就是战场上动态塑造即时性优势的典型之举。1942年8月,美日双方在太平洋上围绕战略反攻与战略防御展开岛屿争夺战。日军占领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的广大区域,建立起坚固防御体系,美军明显处于劣势。为迅速夺占日军防御较强的岛屿,美军调整原定作战方案,先后对拉包尔和菲律宾实施钳形攻势,迫使日军两线作战,陷入被动地位。美军通过塑造局部即时性优势逐步夺占太平洋上各个岛屿,最终营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加快了太平洋战争的进程。
凝聚民心士气坚定必胜信念。自古以来,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角逐,更是民心的争夺、士气的比拼,战争胜败与凝聚民心士气息息相关。《荀子·议兵》中讲:“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意思是说用兵的要领在于能使人民归附于自己,能取得民心。《尉缭子·战威》中所提到的“民之所以战者,气也”,说的是军队赖以作战的是士气。士气是战斗力生成的催化剂,是战争取胜的必要条件,“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利用士气进行作战的战略艺术。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聚集起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力量。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士气高昂,齐心协力,奋勇杀敌,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
总而言之,善聚者能取得战局主导权,进退自如,最终战胜对手;不善聚者将丧失主动,处处受制,最终败于敌手。作战中应有效聚力以支撑战局发展,快速聚势以赢得先机主动,动态聚能以发挥即时优势,广泛聚气以鼓舞军民斗志,才能在激烈对抗中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