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一次特殊,就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民心
唐代名相陆贽清廉刚正,但也有人反映他不近人情。唐德宗得知后劝他:“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陆贽对此不以为然,进谏道:“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目见可欲,何能自窒于心。”在陆贽看来,“涓流不绝”,发展下去必然是“溪壑成灾”。此话有理。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不可忽视。历史上那些以清廉著称的官员,无不是在小事小节上防微杜渐,谨言慎行。比如,羊续悬鱼、山涛悬丝、苏琼悬瓜、周新悬鹅的拒礼佳话,“一钱太守”刘宠、“二不尚书”范景文、“三汤道台”汤斌、“四知先生”杨震、“五代清郎”袁聿修的嘉德懿行,都让人领略到“慎微”二字在成风化人上的魅力和效用。从许多优秀党员干部身上也不难发现,他们在小事小节上都严于律己。相反,那些因贪腐犯罪而站上审判台的官员,都是在一次次小节不检中渐渐迷失方向的。可以说,搞一次特殊,就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民心。
细微处可见精神,可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党员干部不妨将小事小节作为一面镜子,从“小”中看到“害”,对缺点和错误往深处、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丝毫不能原谅自己的小毛病,不能以“不是我一个”为自己开脱,不能以“一次没关系”原谅自我,不能以“小事无所谓”对自己放任自流,应从小处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在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