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坦克劈入战”因何折戟文登里


■王宏社 李桂臻

战斗简介

1951年10月,我志愿军第68军204师610团奉命在文登里地区接替朝鲜人民军组织防御。10月8日、11日、12日,美军及南朝鲜军分别集中40、30、70多辆坦克发起进攻,实施所谓的“坦克劈入战”。610团被迫提前接替防御并进入战斗,充分利用地形并发挥以野炮营、山炮连、工兵连及无坐力炮、火箭筒编组的反坦克大队作用,采取有效战法,大量击毁敌坦克,打退敌多次进攻。至11月初,经过20多天激战,共击毁敌坦克38辆、击伤9辆,重创敌坦克部队,彻底挫败敌“坦克劈入战”,为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到谈判桌前作出重要贡献。

讲评析理

作为步兵反坦克战经典战例,朝鲜战争中文登里战斗所获得的制胜经验,对未来步兵分队有效实施反坦克作战仍有不少借鉴和启示意义。

善用地形,依阵歼敌。《孙子兵法》讲“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相对步兵而言,坦克具有火力、机动力、防护力等优势,步兵要想与之对抗,必须善于利用地形,并尽可能构筑阵地实施依托阵地歼敌。文登里战斗,我610团充分利用文登里地区敌坦克通行公路极少且受川谷制约,以及川谷两侧沟壑交错、山梁坡度较大、公路两侧沟渠较多等有利地形,构筑了大纵深、多交叉的“袋状”“网状”反坦克阵地,为粉碎敌坦克沿公路突进奠定了基础。战斗中,官兵能根据敌坦克突进方向及战法变化,及时利用地形隐蔽调整兵力部署、不断完善阵地构筑,为持续依托阵地打敌坦克创造了条件。未来反坦克作战中,步兵分队应在充分利用既设反坦克阵地基础上,巧妙利用山丘、石堆、土坎、坡沟等自然地形实施作战。

科学配置,火力歼敌。志愿军入朝初期反坦克作战效果不好,重要原因是既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更缺少科学的火力配置。文登里战斗基本改变了这种情况。为有效打敌坦克,我610团对所有能打坦克的兵力兵器进行科学配置,按照由远及近形成野炮尽远打、山炮中间打、火箭筒和无坐力炮近前打的三层反坦克火力网,并在每层火力打击地带隐蔽配置多个反坦克小组,每个小组携带地雷、爆破筒、手雷等。战斗中,各方火力密切协同配合,并重视发挥地雷作用,不论敌坦克如何变换进攻方向和队形,都难逃我火力网覆盖,给敌坦克较大杀伤。未来反坦克作战,步兵反坦克武器虽已大为改进,但仍须讲求反坦克武器的科学配置。在充分利用空中、立体反坦克火力基础上,优化地面远中近纵深、梯次反坦克火力配置,重点是加入无人化反坦克火力配置,努力提升步兵反坦克作战的效费比。

机变指挥,灵活歼敌。指挥是制胜的关键,机变是指挥的精髓。文登里战斗中,面对敌利用我换防之际突然进攻,志愿军迅速调整接防计划,我610团边战斗边接防,快速形成阵地防御。10月11日战斗中,面对直扑我榴弹炮阵地的敌坦克群,我炮兵阵地指挥员快速应变,令榴弹炮转入直瞄射击,有效击退敌坦克。后期战斗中,面对敌逐段破坏、逐段前进的坦克进攻战术,我指挥员随即调整策略,指挥各反坦克小组以小群多路、隐蔽前出、抵近伏击的新战法,给敌坦克以重大杀伤,最终取得战斗胜利。未来反坦克作战,面对敌坦克进攻本身具有的主动性优势,我们应在提高指挥水平上求胜势。指挥员平时应全面掌握所属武器的反坦克技战术性能和敌坦克强点弱项,熟知步兵反坦克作战的战术原则及指挥要领,并不断加强实战化训练特别是与模拟敌坦克的对抗训练,提升临机指挥和调整部署能力。

不怕牺牲,英勇歼敌。文登里战斗是志愿军秋季防御作战的组成部分,当时志愿军后方运输系统遭受美军破坏,又刚度过朝鲜雨季,部队粮食弹药等保障极为困难。在异常激烈而艰苦的作战环境中,志愿军广大官兵发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誓与阵地共存亡,拼死抵抗,反复争夺,表现出极其顽强的战斗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总结朝鲜战争胜利原因时指出的那样,美军是钢多气少,我军则是钢虽少但气很多,所以我军最终能赢。虽然我军步兵装备和战场保障大为改善,但战场环境也将更加残酷。我军官兵必须继承弘扬好老一辈革命军人的战斗精神,切实把我军特有的顽强战斗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