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马雷舍夫工厂
空荡荡的厂房、陈旧破败的设备、锈迹斑斑的坦克……前不久,网上公布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马雷舍夫工厂访问的一组照片。照片里的萧条场景,令不少军迷唏嘘不已。泽连斯基在随后的会议中,以马雷舍夫工厂为例对乌克兰国防工业的现状表示失望。
作为乌克兰最大的坦克制造厂,马雷舍夫工厂曾拥有苏联最好的生产设备和配套科研设施,与著名的塔吉尔乌拉尔机车车厂、鄂木斯克运输机器制造厂一起,并称为坦克制造领域的“三驾马车”。马雷舍夫工厂以生产T-34和T-64坦克而被世人熟知,被誉为“红色军工皇冠上的珍珠”。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工厂失去国家的强力支持,昔日的辉煌逐渐远去。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坦克厂,屡次陷入资金短缺、人才流失、转型失利等发展危机中,又因故步自封、怠于创新,一步步走向衰败。本期,我们品读马雷舍夫工厂的兴衰史,从中获取军工企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缺失买家“输血”,10年仅造1辆坦克
在乌克兰东部距离俄罗斯边境30多公里的哈尔科夫市附近,有一座废弃的军事生产基地,马雷舍夫工厂便坐落于此。厂房外的空地上荒草丛生,400多辆破旧不堪的坦克成列停放,被网友称为“哈尔科夫坦克坟场”。
之所以出现这般萧条景象,还要从苏联解体说起。当时,马雷舍夫工厂失去苏联国防部大笔订单后,陷入空前发展逆境,不得以搁置这些还未出厂的产品。同时,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面临巨大危机,新政府无暇顾及国防工业发展,包括马雷舍夫在内的很多军工厂都处于低速运转状态。据了解,在苏联解体后的5年时间里,马雷舍夫工厂仅生产了46辆坦克。
进入新世纪,为了改变现实窘境,马雷舍夫工厂转向对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的研制生产。2009年,马雷舍夫工厂与伊拉克军队签订了420辆BTR-4装甲车的合同。第一批装甲车交付后,伊拉克军队就发现BTR-4的问题颇多,火炮和车载火控系统常常出现故障。在故障修复失败后,伊拉克军队将这批装甲运兵车退回,并不再购买剩下的未交付产品。
屋漏偏逢连阴雨。2010年,乌克兰相关部门在对马雷舍夫工厂调查中发现,工厂为了急于获得贷款,竟用中心实验室作为抵押,导致科研秩序一片混乱。
仅隔1年,乌克兰媒体又曝出:马雷舍夫工厂被“同门师兄弟”利沃夫坦克修理厂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要求其偿还债务。次年11月,哈尔科夫州经济法庭宣布启动马雷舍夫工厂的破产程序,涉及债务金额约7500万美元。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世界军工领域引起轰动,工厂的实力受到外界质疑。
破产案的爆发,让马雷舍夫工厂陷入了“资金不足—装备更新慢—市场份额下降—订单减少”的恶性循环,生存之路变得异常艰难。据乌克兰总统府官方网站报道,马雷舍夫工厂从2009年到2019年,10年仅为乌克兰部队生产了1辆坦克。
破产前夕,马雷舍夫工厂只能对军方一些老旧的T-64、T-80坦克进行维修和翻新,使用的部分配件还是苏联时期的库存,这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扼腕叹息。
国家的命运往往影响着企业的走向。马雷舍夫工厂长期处于“失血”状态,乌克兰政府又难以提供有力支持,万般无奈之下,马雷舍夫工厂在去年正式宣告破产。
曾创造出年产900辆坦克的辉煌纪录
马雷舍夫工厂的倒闭,对世人来说只是一声叹息。然而,在它悠久漫长、轨迹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被誉为“雪地之王”的T-34、产量最大的T-54和有“苏联镇国之宝”之称的T-64坦克都出自该厂。苏联时期,马雷舍夫工厂创造出年产900辆坦克的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坦克“产房”。
20世纪30年代,德、日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随时可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加强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苏联国防部决定研制一款快速坦克。
1930年,马雷舍夫工厂的前身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开始承担为苏联红军研制BT快速坦克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此之前,工厂仅生产过发动机、内燃机等产品,对坦克的研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
面对重重困难,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高层坚信只有不断扩展新领域,才能在苏联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他们在原有的发动机生产线上,逐步完善坦克生产线,并聘请专家成立坦克设计小组,仅用1年时间就研制出首型坦克样车。经过一系列测试,工厂又对车型做了多次修改,于1935年研制出实战性能更佳的BT-7坦克。
1939年,诺门坎战役爆发,苏军驾驶BT-7快速坦克,以每小时72公里的速度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让日军望尘莫及。它凭借一门45毫米口径火炮,能轻松击穿日军的89式坦克。最终,苏军击溃了日军第一坦克旅团、第23师团装甲部队。
BT-7坦克一战成名,而它的“娘家”——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也由此走进人们的视野,工厂生产规模逐渐发展壮大。1936年,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改名为第183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担任总设计师。
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德军在西线战场发动了闪电战,席卷整个西欧大陆。苏联军方意识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装备的BT系列快速坦克不足以抗衡德军装备的Pzkpfw-Ⅲ/Ⅳ中型坦克,苏军急需一款性能更优的坦克。
重任再次落到科什金的工厂肩上,在那个战火四起、物资匮乏的年代,科什金带着技术人员经过2年的艰苦攻关,研制出一款全新的T-34中型坦克。T-34坦克履带近50厘米宽,可在1米深的雪地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羡慕地称为“雪地之王”;T-34坦克首次采用倾斜装甲以增加防护力,德国坦克在500米距离上根本无法击穿这样的正面装甲。凭借这些优异性能,T-34迅速成为苏联军队的主力坦克。据史料记载,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T-34系列坦克产量高达8万余辆。
战争如同催化剂,推动着马雷舍夫工厂坦克工业快速发展。凭借良好的战场表现和军方评价,马雷舍夫工厂的产品收获了大量订单。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加剧,马雷舍夫工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在这一时期,被称为“苏联镇国之宝”的T-64坦克,就是马雷舍夫工厂的杰出代表作。这款让西方各国不寒而栗的钢铁战车,最大壁厚达到400毫米,装配着125毫米的大口径滑膛炮,最大射程2100米,破甲厚度可达375毫米,创造了多项世界坦克制造史上的纪录。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改变,在新的世界格局里,马雷舍夫工厂的“软肋”逐渐暴露,发展之路开始变得日渐艰辛。
因主动创新而迅速崛起,又因故步自封走向破产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
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曾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马雷舍夫工厂曾一度把创新求变理念奉为圭臬。
快速坦克时代,马雷舍夫工厂曾大胆尝试采用“克里斯蒂”坦克传动装置,研制出的新型快速坦克机动性远超同时代其他坦克;中型坦克时代,工厂着眼战场需求,开创性地采用倾斜装甲设计思路,对现代坦克的发展有着革命性的影响。这些成功的案例背后,都离不开创新理念的支撑。
20世纪80年代,世界坦克制造市场竞争激烈。马雷舍夫工厂高层经过调研发现市场上的坦克发动机存在耗能大、功率小的问题,于是他们投入大量精力研发新型坦克动力系统。1987年,马雷舍夫工厂开始生产安装着6TD涡轮发动机的T-80UD坦克,马力达到1000匹,在保证坦克动力的同时更加节省燃料。凭借这款高性价比的坦克,马雷舍夫工厂在军贸市场拿下不少订单。
顺风顺水时,往往暗藏危机。军工企业的生存走向总是与国家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国运即我运”——苏联解体给马雷舍夫工厂来了当头一棒。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呈断崖式跌落,国防经费不断缩减,武器装备的订单也随之减少。曾是苏联国防部“宠儿”的马雷舍夫工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接不到新订单、规模不断缩减、生产设备得不到更新……
当时,马雷舍夫工厂的生产体系也遭到重创。苏联时期,各军工厂之间产业链高度依存,马雷舍夫工厂的大部分坦克部件要从其他加盟共和国进口。苏联解体后,各独立国关系错综复杂,不断加强对军工产品的出口管控。这些问题叠加,成为制约工厂发展的关键因素。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作战平台、指控系统、数字通信技术等纷纷应用于新式坦克,过去的T系列坦克并不能满足客户需要,不少买家调头转向更先进的欧美和俄罗斯坦克市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失去市场先机的情况下,马雷舍夫工厂仍执着于传统的动力装置和火炮系统的研发,对于新型作战指挥系统,只能简单地进行技术引进和设计拼装,关键技术不得不受制于国外企业。最终导致装备更新速度缓慢,国内外市场份额缩水。
从深层次原因看,军工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疲软等问题,与工厂人才的大量流失有着紧密关系。近些年,马雷舍夫工厂由于经济效益低下,拖欠工人工资,职工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诸多核心管理岗位、关键技术岗位的职工开始另谋出路。以至于在马雷舍夫工厂里竟然很难看到一位年轻人,工厂遭遇“断代”危机。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灵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马雷舍夫工厂长达百年的发展史中,曾有一大批人才凭着创新进取的精神,助推一件件新型武器诞生。然而,当人才纷纷接过其他企业递过去的“橄榄枝”,离开马雷舍夫工厂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马雷舍夫工厂的最终结局。
“一切适应不了时代的,终将被时代所抛弃。”对于军工企业而言,摸准时代脉搏,跟上时代节奏,才能实现长兴不衰。敢于挑战、自我革新,让马雷舍夫工厂一度成为乌克兰人的骄傲。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大潮中,止步不前、怠于创新,也是一代名企走向破产的原因所在。
上图:位于乌俄边境的“哈尔科夫坦克坟场”。
资料照片
历史钩沉
T-34:科什金的“绝世之作”
二战前夕,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各国加快军备竞赛步伐。苏联高层意识到,苏军急需一款新型坦克来对付德军装备的Pzkpfw-Ⅲ/Ⅳ中型坦克。
按照当时苏联高层的意见,KB重型坦克才是最佳选择。然而,第183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的总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坚信T-34坦克更符合战场需求。经过科什金努力争取,T-34坦克获准在莫斯科与KB坦克进行现场比拼。
1940年寒风刺骨的冬天,为了完美展示T-34的优异性能,科什金不顾自己身患肺炎,带领乘员组将2辆T-34坦克以履带行军的方式,进行了“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辅-哈尔科夫”的3000多公里的长途行驶试验,在莫斯科红场给观摩试验的苏联高层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在试验现场,装配着500马力发动机的T-34坦克,扛着一门76毫米L-11坦克炮,正面采用60毫米厚的倾斜装甲,无论火力、防护力,还是机动性,都远胜KB坦克。
随后,这2辆原型坦克又被送到苏芬战争的前线,试验人员用T-34原型车火炮炮击已被苏军占领的碉堡,显示出巨大威力。很快,T-34便获准批量生产。
返回工厂不久,科什金因为肺炎引起的并发症不幸去世,T-34坦克也成为他的“绝世之作”。正如总设计师科什金坚毅刚强的性格一样,战场上的T-34坦克皮实耐用、机动性好、战斗力强,成为二战期间苏军装甲部队中的绝对主力,直到现在仍有一些国家使用。
(李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