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多读书不能“死读书”


■吴  铭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多。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们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的载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迪,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总的来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是,多读书不能死读书,死读书不如不读书。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书本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实际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书本知识讲的是带普遍性的共性问题,不可能完全涵盖千差万别的个性问题;书本知识多是抽象概念的理论,实际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是生动鲜活的实践。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河里的水时时不同,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如果一味脱离实际去照搬照抄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只会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和尴尬境地。本本主义害死人。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曾尖锐地批评那些动辄拿本本来的教条主义说,教条主义连狗屎都不如,狗屎还可以肥田,教条主义给我们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既要读书本的有字书,还要读社会的无字书。读社会的无字书,就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任何书本都没有社会实际生活那么丰富多彩、生动深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联系实际,才是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要和观察了解社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结合起来,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和部队建设实践深入思考。只有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丰富自己的实践阅历,读书才能有更多收获,才能更好地领悟书中的道理。

读书要以长见识为重,不能只顾长知识。“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古人论治学,学问与识见并重。学问即知识,识见即经过思考所形成的见解、见识。在知识和见识的关系中,见识是起统帅作用的。没有知识做基础,见识会缺少支撑。而没有见识作统领,知识充其量只是散落的珍珠。在互联网搜索引擎功能日益强大的信息时代,一般的知识点击检索即可轻易获取,见识却愈益难能可贵。读书要注重启发思维、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洞察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读书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应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读书学习不能只是武装嘴巴,要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信守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只有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行动并取得实效,才算是真知。善读书,就要注重提高自己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做死背书本、死守教条的书呆子。

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作指导。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事业的成功。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行动的指南,不是教条。它并没有穷尽真理,只是指引着不断探求真理的正确方向。学“本本”、用“本本”,必须把握其精髓和本质,不能拘泥于个别词句,死守具体论断。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对策、提出新结论,敢于突破“本本”的个别结论,敢于开创“本本”没有讲过、前人没有干过的新事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