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这里,我们一起努力”

——武汉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确诊患者目击记


■本报记者 陈国全 赖瑜鸿 特约记者 汪学潮

“救护车进来了!”

“一病区做好接收病人准备!”

2月4日上午9时许,位于知音湖畔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病房外,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做好了一切收治准备,耐心等待着今天转入的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

此时此刻,距离950名医疗队员从祖国四面八方千里机动到武汉,不到两天时间。

从大年夜开始,这里就聚集了全国军民关注的目光,火神山医院还只是一个名字的时候,无数“云监工”实时关注着这里的一举一动。

9时30分开始,10辆救护车载着来自武昌医院、汉口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陆续驶入火神山医院。

在病房外的转诊交接区域,救护车刚刚停稳,护士陈红第一个走上前去,她和同事们熟练地接过担架,将患者轻轻转移到担架车上。其他医护人员扫描转诊患者身份凭条上的二维码,立即生成了电子病历,并迅速显示出患者的床位、管床医生和护士的姓名。

转入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相续入住到病房。病房的通道上,感染七科一病区主任马壮和战友们迅速进入了角色。昨天,他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人员调配,并拟定了初步的救治方案;今天一早,马壮又带领担负收治首批患者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实地模拟演练,确保患者精准进入预定病房。

“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大夫,我姓谢,您叫我谢大夫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康复!”有着27年临床经验的医生谢华,一番开场白让患者放松了许多。他们相互还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在另一个病房,担架车转运来一位病情较重的女患者。护士孟颖、王晶轻轻地将患者挪到病床之后,合力为患者换上蓝白相间的病号服,然后为她进行鼻导管吸氧和心电监护……

为做好医疗队员的卫生和防护工作,马壮从进驻医院开始,就制订了严格的工作规程。从病房出来时,他的脸色略显疲倦:“为了今天顺利收治患者,大家一连好几天都没睡好觉了,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各项诊治工作!”

而在未来的日子里,等待他们的是更为关键的“共同奋斗”。

(本报武汉2月4日电)

上图:医护人员为接收患者做准备。

本报记者  王传顺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