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回味硝烟里的年味


■范承达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春节,是中国人最为浓重的乡愁;年味,是中国人最为沉醉的味道。

年味,小时候是一幅画——漂亮的新衣,多彩的糖果,织成难忘的图景;成年后是一首诗——爆竹的豪放,春联的隽永,抒发着迎春的激情;中年后是一支歌——钟声的悠扬,拜年的温馨,洋溢着动人的韵味。

年味,和平年代是一对火红的春联,是一串清脆的鞭炮,是一桌最想动箸的年夜饭,是一堆合家围坐的红炭火。然而,有这样一个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年味是“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是“寒风裂征衣,飞雪裹战袍”,是“剑戟多砥砺,神州无烽烟”。

是的,这是战争年代的年味。当年味融入了战味,别有一番风味。

俗话说,不吃饺子不算过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有这样一个吃“饺子”的故事。那年除夕,某团官兵刚准备包饺子时,一声令下,部队轻装开拔,奔向百里外的高山,执行紧急抗登陆任务。第二天行军间隙,炊事班用大锅化了一锅雪水,不想让大伙再“一把炒面一把雪”地过年,好歹也喝个热乎。可是,过年吃饺子,已是不成文的规矩。不知谁想了个主意:用雪包饺子。一试,还真行,白生生,亮晶晶,有棱有角的。“包”!官兵们立即忙活开了,一只只“雪饺”很快飞入大锅。至于味道,与“一把炒面一把雪”相比,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

咱中国人过年离不开鞭炮。鞭炮代表着中华民族乐观与豁达的精神。再清贫的日子,再纷乱的岁月,只要到了年节,人们都会想方设法放上一串串大红鞭炮,激发自己的热情与勇气。似乎没有爆竹声,就没有吓走妖魔、祈来福祉。放鞭炮,在过去是年味的一种“中国式表达”。

1951年春节,26军战旗报社总编辑李治亭和一个连的战士在朝鲜度过。除夕,敌机不时地掠过阵地上空,部队警惕地注视着敌人阵地,留下的一些战士在地堡里包饺子。这时,有战士开玩笑说,要是不打仗,这个时候一定要放些鞭炮,好庆祝新年。谁知这时候,敌机投下几颗照明弹,阵地一片光明。一个战士幽默地说:“嗬!敌人给我们送来了节日礼花,相当于帮咱们放鞭炮呢。”

写春联、贴春联、赏春联是“很有文化的一种年味”。好的春联融诗歌的韵律、散文的抒情、辞赋的铺陈、史论的深邃于一体。或期盼和顺祥瑞,或明示立志图新,或概括世事变幻,或讴歌万物更新,或抒发内心情怀,或描绘时代变迁,或憧憬美好未来,往往给人以寄托、信心和力量。

那年,参加边境作战的部队官兵要在前线过春节,官兵们书写的战地春联,让人至今难忘。当时,步兵的春联是,“大洞小洞猫耳洞洞洞藏龙卧虎,步枪机枪冲锋枪枪枪怒火满膛”;炮兵的春联是,“挥千炮炮炮长眼,发万弹弹弹生刺”;工兵的春联是,“破敌障当开路先锋,打头阵做无名勇士”;坦克兵的春联是,“驾铁骑执枪保边关,举钢盾飞矢破敌胆”;通信兵的春联是,“电波哒哒望长空不愧千里眼,键铃嘀嘀贯四方当好顺风耳”……这些春联,在石块勒刻的有之,在帐篷涂抹的有之,用彩砾镶嵌的有之,用泥丸摆列的有之,用蕉叶裁剪的有之。而官兵把手指咬破,用鲜血描画的更让人深受触动。

穿越岁月的经纬,如今军营的年味里尽管没有了战争年代的硝烟味,但越是“万家团圆日,举国欢庆时”,军人越要“挽弓当满弦,将士带甲眠”。这是因为,冰峰哨卡,紧握钢枪的双手越有力,父老乡亲走亲访友的双脚就越轻盈;夜幕四合,紧盯星空的眼睛越明亮,兄弟姐妹安然入梦的神情就越安详;风雪沙场,冲锋陷阵的杀声越激越,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脚步就越铿锵……万里边关万里寒,万家团圆万家暖。军人的年味,永远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站岗放哨的奉献的味道。

(作者单位:武警芜湖支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