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表现时代新貌的创造与想象

——2019年军旅小说综述


■郑润良

2019年对于军旅小说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大年,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2019年8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军旅老作家徐怀中先生的长篇小说《牵风记》名列前茅。2019年,邓一光、张庆国、杨少衡、王筠、麦家、海飞、李西岳等作家都推出了有分量的军旅长篇小说新作,军旅中短篇小说也是佳作纷呈、新人迭出。

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历来是军旅文学的重镇。张庆国的长篇小说《老鹰之歌》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那就是抗战时期南洋华侨机工回国,驾车翻越险象环生的云南群山,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的经历。正像傅逸尘所评价的那样:“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老鹰作为核心意象,表征着对失落记忆的找寻。记忆之鹰的每一次起飞与坠落,无不因应着悲悯体恤的、具有超越性的历史观。张庆国并非要复现宏阔繁复的战争历史,而是要建构一个由个体生命和彼此的情感勾连而成的小世界。基于这种微观而体恤的历史伦理,战争进程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枪炮、伤亡、牺牲的堆叠,而是一条条生命轨迹的缠绕纠结。”《老鹰之歌》将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叙写得摇曳多姿,将主人公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情结书写得悲壮而感人。杨少衡的长篇小说《新世界》以全新的方式接续“剿匪反特小说”的叙事传统,缅怀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前辈们的英雄荣光,找寻他们建设新中国、迎接新世界的初心。邓一光的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将笔墨聚焦于战俘营的生活,反思了战争对于时代和个体生命的深远影响。王筠的长篇小说《交响乐》真实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五次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战争与和平的动人交响。麦家的《人生海海》通过对浑身是谜的主人公“上校”在时代风云中穿行的传奇人生的探访,勾连并映射出宏阔的历史面影。海飞继《惊蛰》《麻雀》等作品之后,又推出了长篇小说新作《唐山海》,将他的“谍战世界”系列作品引向深入。张品成的儿童题材军旅长篇小说《笑脸如花》、林朝晖的《寻找红军爸爸》和梁早安的《红细伢》同样注重文学性与故事性的平衡,充盈着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相融合的审美趣味。

检视2019年的军旅中短篇小说创作,在历史题材方面作家们也有新的突破。徐贵祥的中篇小说《红霞飞》在红军初创期的历史背景下,选取一支21人的宣传队作为描写对象,对文化艺术工作在我军战斗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形象的表现和深入的思考。陶纯的《根》写的是大别山区的一个女红军重伤员,在队伍长征转移之后流落到一个国民党军官家里,历尽波折而奇迹生还的故事。作者把一个老旧题材写出了新意,角度新颖,叙事老到,情节感人。卢一萍的《刘月湘进疆踪迹史》是作者“荒原小说”系列的又一新篇。作品寓悲壮于平凡,寄铁血于柔情,叙写了特殊年代中的特殊故事。王凤英的《上哨所挖药去》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以国家核事业建设发展的历史为背景,用另一种饱含敬意的方式反映了父亲、白西生等两代军人的奉献精神。 余同友的《傻瓜长子》同样选取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在外人看来脑袋不太灵光但却富有大爱之心的红军连长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新鲜而生动的红军形象。高杉的《长征那些事》虚实相生,读来令人心绪激荡,百感交集。曾剑的中篇小说《岁月》,以政府和军方联合寻找当年志愿军留在朝鲜战场上的遗骸为切入点,叙述了一个传奇而动人的故事,作品格调刚健有力,情感细腻动人。张子影的《月色皎洁》叙述了年仅17岁的志愿军新战士袁庆生、任性脆弱的小女兵米如月在朝鲜战场上的成长历程,小说语言的力度、弹性以及故事的编织都相当精彩。朱旻鸢的《石头剪刀布》,戏谑的语调底下满蓄悲情。胡月的《茉莉》视角新奇,以逝者视角叙述战争的伤痛,显示出“新生代”军旅作家的创造活力。

2019年的现实题材军旅中短篇小说创作,涌现出很多新人新作,整体态势喜人。青年军旅作家周鸣、高满航、高密等都凭借各自对部队演习训练前沿生活场景的真实书写,及时且有力地描摹出强军兴军的时代图景。周鸣的《穿越浓云雨雾》围绕一次诸军兵种联合渡海登陆演习展开叙述。正如姜念光所言,这部作品“得益于生活细节、专业知识与心理逻辑的坚实支撑,较好地勾画出了人物形象和情感轨迹,较充分地表现了军人与军事生活的精神气质,尤为难得的是,它隐喻了军队建设的某些重大课题。”火箭军部队青年作家高满航立足战略导弹部队的火热生活,创作了一系列有着浓重火箭军味道和火箭军特色的军旅小说。《非典型好人》《去留为未定时》《采石》等作品将笔墨更多地聚焦到火箭军部队最基层的官兵身上,讲述了铁运兵、警卫兵、老工程师等默默奉献的故事,阐释彰显了“我无名,国有名。以无名,铸威名。”的崇高精神和思想主题。

高密的短篇小说《进管》讲述了潜艇上鱼雷兵的见闻和故事,题材新颖,细节丰富,小说的完成度很高。王凯的短篇小说新作《洞中》,通过一个中尉参谋在战备坑道里的个人体验以及对环境和人性的观察,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在逼仄的时空环境中人的身心感受。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依然讲述她所熟稔的边防官兵的戍边生活,那些以同理心写就的血与泪、心酸与坚持、光荣与梦想,塑造出历经磨难却屹立不倒的英雄群像。孙鹏飞的《特战时光》讲述一个军人从特战部队负伤后转到后勤单位的心路历程,语言鲜活,意象新奇。言九鼎的中篇小说《铠甲》,讲述了一个现代军人在幽暗地道里与一把古兵器相遇的奇异经历,作者借鉴了探险小说的写法,甚至加入了一些“荒诞”的元素,为作品的表达增加了跳跃、灵巧的特质。贾国祥的“守河日志”系列,用五个中篇小说讲述了特招入伍的大学生士兵罗向东的军营生活。主人公被分配到西部一个远离人烟的大漠戈壁哨所,与下士赵大年、上等兵刘铁柱一起守卫昌马河,从起初的厌倦到最终魂牵梦萦,这种巨大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军旅生活的厚重与独特。韩光的《春树暮云》围绕退役战士申大明的经历展开,是一部描写二次当兵战士成长经历的好作品。

还有一些现实题材的军旅小说,超越了以往同类题材略显模式化的写作套路,写出了军人复杂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图谱。李西岳的长篇小说《戎装之恋》全景式展现三代中国军人婚恋生活,从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场景,更能感受到文化语境和思维方式的碰撞。作者以强烈的思辨精神和勇气,去解剖军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灵魂,使读者得以理解甚至亲近这些看似并不完美却又有着独特精神魅力的军人形象。在《耳中刀》《二十一分三十五秒》《手之语》等小说中,文清丽游弋于她所擅长的军人家庭、婚恋生活的幽微世界,对细节的敏感和对人性的深入体察使得这些作品拥有了细腻的质感和打动人心的力量。此外,伍会娟的《丁一的功》、王建章的《万物有灵》、吕岚的《选择》等小说聚焦军人个体面对立功受奖、进退走留等人生重大抉择时的徘徊与纠结,塑造出有血有肉、立体鲜活的现代军人形象。

2019年,“科幻小说热”方兴未艾,这股热潮也波及影响到了军旅小说创作。除了书写历史与现实,一些军旅小说也开始想象与探求未来的战争模式与可能。西元的《颪乧》可以算得上此类题材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基于充分严谨的现实逻辑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对人类命运的关切视野,探寻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总体来看,军旅科幻题材小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孕育着军旅小说新的生长点。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