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初心,坚守致远。从原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工作岗位从作战部队到中心医院,从基层到科室,我深刻感受到军医的责任之重。
几年前刚到医院,我加入了野战医疗队,常年在手术组摸爬滚打,锤炼救护技能。
2019年5月,我临时受命代表医院参加上级组织的野战卫勤考核比武。我每天凌晨4点起床,默默背记相关理论,消化新知识,一周的时间,将近万字的题库梳理出思维导图。最难熬的是实操练习,为磨砺高温高压环境下操作的稳定性,我反复练习,手指磨破了也不包扎,因为包扎会降低手指灵活性,影响发挥。努力不会辜负人,最终在比武考核中,我取得第二名的成绩。
结束一个多月的比武备战,我本想休假陪陪家人、调整身体状态,却又接到赴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执行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助任务。军人的使命、医生的职责,让我毫不犹豫赶赴青海。
到了化隆回族自治县,我发现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要艰苦。由于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我头晕呕吐,刚有所好转,又得知妻子被查出甲状腺癌的消息。我请了几天假,陪妻子做完手术。离别时,我看着妻子的泪水,对家人的愧疚之情涌上心头,但我想到边远地区落后的医疗水平,想到那里的孩子因疾病而痛苦的表情,我不忍心辜负他们的期待。安慰好术后的妻子,我又奔赴任务一线。
赶回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那天晚上,一名幼儿患者在门诊突然抽搐。面对突发状况,患儿父母情绪激动,不住哭喊。我把他们劝出病房,迅速开始诊断。当再次给予止痉药后孩子仍有抖动时,我根据临床经验判断,可能是因为过度刺激影响了疗效。于是,我采取安抚措施。很快,孩子的抽搐停止了。
当地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大都沉默寡言,脸上很少露出笑容。完成医疗扶贫任务回到医院,我还经常惦念他们。新的一年,如果有机会,我愿再次投身援助队伍,帮助边远艰苦地区提高医疗水平,将医疗扶贫进行到底。
(特约记者汪学潮、特约通讯员王志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