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人家庭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天安门情缘


■杜  京

照片拍摄于1972年12月,前排左一为作者杜京,右一为弟弟杜恺,后排左一为母亲周世珍,右一为父亲杜明华。作者提供

我叫杜京。透过我的名字,您或许就能猜出我与首都北京有着不解之缘。

我母亲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白衣战士。母亲怀着我时,就在天安门前留过影。

母亲年轻时,曾随父亲调往地处边境的陆军野战部队,担任师里的军医。她每天起早贪黑,除了经常带领医护人员下部队为官兵看病巡诊,还要走村串寨为当地百姓送医送药。母亲的付出赢得了官兵的敬重,以她名字命名的“周世珍模范医护小组”荣立军区集体三等功,并受到全军通报表彰。那时,有这样一首赞扬我母亲的歌在她所在的部队传唱:“英雄模范周世珍,工作积极事事带头干,觉悟高,思想红,她是伤病员的保姆和靠山……”

那年金秋十月,作为全军唯一的女军人英模代表,母亲应邀去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时,我已经在母亲腹中。翌年夏天我出生后,父母为我取了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杜京。

我有幸在父母都是军人的家庭中长大。父母为了解放新中国、保卫祖国边疆,辗转南北,而我也随着父母多次调防“转战南北”,最后来到北京。

我家有个多年的习惯:每逢周末,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家里一定要开家庭会,让我和弟弟各自想一想本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用父母的话说,就是“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自我总结,不断进步”。

我10岁那年冬天,一个周末的晚上,开完家庭会后,父亲郑重“宣布”:“我和你们妈妈商量后决定,带你们回一趟老家。”我和弟弟一听,高兴地蹦起来,“回老家喽!”

我的父亲出生在晋东南太行山区,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从抗日战场华北敌后,到晋冀鲁豫;从淮海战役渡江南下,到驻守云南边疆……父亲冒着枪林弹雨,走南闯北大半生,却没有回过老家山西。

父亲平时工作很忙,只要一有空就会给我和弟弟讲“老家”的故事,言语中充盈着对家乡的想念。我问他:“您想老家为什么不回去呢?”父亲回答:“作为一名军人,要多想国家这个大家,多想怎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离开老家很久了,每天工作很忙,多少次想回老家也没能回去。但无论离开的时间有多长,咱老家的记忆会珍藏在心里。”

那个冬天,父亲终于抽出时间要带我们回老家了,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期待中。离京之前,父亲说:“我离开老家快40年了,如今回到村里,乡亲们见了面,一定会问,你们去过天安门吗?所以,咱们要去天安门广场拍几张全家照,多洗出几张带回去给乡亲们。”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先去王府井百货大楼,买了北京果脯、高粱饴以及两袋大米白面。父母还为我买了一件蓝色“棉猴儿”(上世纪中期,小孩子常用的过冬棉衣),为弟弟买了件带毛领的蓝色长大衣,我俩各一双半高筒皮鞋。装扮整齐后,全家人冒着严寒来到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拍照。那些珍贵的照片,如今成为我家无价的珍宝。

后来,我们全家高高兴兴地回到老家。只是,谁能想到,那是父亲参加革命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老家。

转眼间到了1986年,我到报社从事编辑工作。10年后,由于工作需要,我开启了跑“两会”的记者生涯,这一跑就是二十多年。每当“两会”开幕之日,我都会在天安门前留影做纪念。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记得我最后一次跑“两会”,闭幕那天,北京的春天格外美丽,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广场春风吹拂、红旗飘飘……

如今,我每一次开车路过天安门,依然心潮澎湃。雄伟壮丽的天安门,伴随着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跨过峥嵘岁月。我家两代人的天安门情缘,也见证着祖国的沧桑巨变——这真是家国同梦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