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训练大咖”缘何名落孙山


■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 强

“我不想再担任这次集训的教员了!”在前不久的一次筹备会上,武警江西总队某支队上士李麟郎语出惊人。

这是啥情况?面对不再多说一句的李麟郎,支队领导心里充满了问号。按照惯例,集训教员都是从业务能力强、军事素质好的士兵骨干中挑选出来的,能成为教员是对其能力素质的一种肯定。为啥这个“香饽饽”却遭到李麟郎的“嫌弃”?

李麟郎是支队有名的“武教头”——上级经常借调他担任预提指挥士官、勤训轮换等集训的教员;政治工作处每次组织干部军事考核也都让他担任考官。去年底,支队领导又把每月网上军事课目规范演示任务交给了他。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训练大咖”,却在不久前支队组织的特战技能考核中败下阵来,让人大跌眼镜。“一年来,只要有集训就有我的名字,频繁的保障任务就像一座大山压得我透不过气。”事后总结,面对支队领导的疑惑,李麟郎倒出了苦水。作为支队快速限时射击、多种姿势对固定目标狙击和18米抓绳上课目的纪录保持者,他本以为在这次考核中能再次大展身手,却因平时疏于训练,在狙击课目中3发脱靶、抓绳上频频失误,最终综合成绩垫底。

“训练大咖”名落孙山,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支队领导了解到,支队稍有“名气”的训练骨干大多存在与李麟郎类似的情况。他们被各种集训过度“消耗”,导致“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在接下来的党委会上,政委徐利民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各种专业的骨干能人,不能一味压担子,还要注意减压松绑。”党委一班人统一思想后决定:不得频繁抽调“特长兵”出“公差”,担负“兼职”不能超过两项,以保证其有充沛的精力参加训练;成立“特长培训班”,以点带面教出更多“小能人”,把“一个人干、一群人看”变成“人人参与、多点开花”……这不,集训保障任务明显减少的李麟郎重新回到了训练场,开始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魔鬼周”极限训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