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我脚扭伤了,想请假休息一天。”“严重吗?去卫生队看了吗?需不需要去医院?”
“没事,休息一下就能好。”“那你明天就休息吧。”
送走小王,我心里不禁一阵嘀咕,从去年年底开始,连队“病号”一时间多了起来,虽然病因不一,但都不严重只需休息就能好,而且有的“病号”是一“病”再“病”,往往是这里刚好,那里又不舒服了。
我认真分析了这些“病号”,他们中大多是去年评功评奖未评上、竞选骨干未选上、休假未休成,或者在训练工作中挨了批评的。对这类战士的管理很棘手:管得严了显得没有人情味,毕竟他们是“病号”;管不严又会带坏风气,因为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他们的病不管真假,但我的心必须是真的。第二天一早,我去炊事班打了一份早餐给小王送了过去。看到我,小王的眼神有些闪躲,我连忙招呼他趁热吃,并叮嘱他要减少活动。中午时,我又把饭给小王送过去,晚饭前整队集合,我发现他站在了连队的门口:“指导员,我可以自己去吃饭了。”我告诉他扭伤要多休息,随即把他送回了班里。
晚上我找到小王,告诉他我第二天要去医院看牙,希望他能陪我一起去,顺便让医生也给他看看伤情。看着他欲言又止,我接着说,我们都是病号要互相关照。第二天,我带着小王一起去了医院,并陪着他拍片、拿药,回到连队又叮嘱他要按时贴膏药和热敷,他点了点头,却不敢与我的目光接触。
第二天出操时,小王已站进了队列里,我知道他的“病”已经好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以后遇见病号我不再去思考他们是真病还是假病,都以一颗真心去对待他们。这样一来,连队的“病号”少多了。
(刘 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