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软糯的燕麦大米粥,一份佐餐小菜。早饭时间,武警聊城支队卫生队内,饱受肠胃炎折磨的勤务保障大队警勤中队战士尹昌兴面前摆着自己的专属“病号饭”。
“以往的‘病号饭’虽然色香味俱全,但有时并不适合病人吃。现在的‘病号饭’不仅好吃,营养也得到充分保证。”尹昌兴对此深有感触。
在该中队食堂民主公开栏,笔者看到一张特殊的食谱,上面清晰标注着病情以及对应食物。
“不同病情对于食物和营养的需求不同,我们为此制定了病号专属食谱。”对于食谱中的内容,炊事班班长白凡龙侃侃而谈,“感冒发烧以清淡饮食为主,患消化道疾病则宜食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骨折要吃富含蛋白质和促进钙吸收的食物……”
去年初,该支队提出“伙食精细化管理要出实效”理念,坚持按标准搞供应、依制度抓管理,推进后勤伙食管理从食材摆放整齐化向食品制作科学化转变,真正发挥基层伙食保障“能顶半个指导员”的作用。
在一次检查中,该支队保障处发现某中队一名腹泻病号面前竟摆着肉类食品,各中队对于伤病号的一日三餐仍停留在“特殊关照,做好做多,上鸡上鱼”层面,缺少科学指导和对症饮食。
为此,他们邀请驻地医院的营养学专家为基层卫生员和炊事员开专题讲座,传授相关知识。在严格遵守伙食管理相关规定前提下,针对各类伤病情,根据营养价值和采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病号食谱。每周军医和炊事员还会根据伤病员身体情况调整食谱内容。
一名参加培训的炊事员说:“病号食谱制作简单,食材易寻,最关键是做菜有了科学依据,能为受伤生病的战友提供更适合的伙食,让他们早日康复,更快回归战位,我们打心里高兴。”
病号食谱实行两个多月来,已经为10余名伤病号提供了专属的营养餐,获得了战友们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