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二〇二〇,来自“校园人”的奋斗目标


新年致读者

时光如驹,2020迎面而来。当阳光再次照耀大地,我们与你又一次如约相见。

回眸2019,中国军校校园里到处涌动着追梦人奔跑的身影。

过去的一年,在第十届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中,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联合组队,以绝对优势为中国赢得世界冠军,用中国科技自信与实力赢得了世界的掌声与喝彩;

过去的一年,来自7所海军院校的517名学员和官兵,驾驭戚继光舰远渡重洋访问多个国家,在深海大洋留下青春与梦想的壮美航迹;

过去的一年,在第七届陆军国际学员周上,12所中国军校的学员与来自世界五大洲17个国家的军校学员一起,在超越国界的舞台上展示自信与能力、风采与担当……

这些拼搏、突破和超越,共同勾勒出2019年中国军校的多维画面;这些教员、学员的人生“小目标”,融入了强军兴军的时代脉动。

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才有诗与远方。2020年,我们会继续奔跑在中国军队院校一线,讲好中国军校故事,展现院校官兵风采,传递校园青春正能量。

新的一年,我们在继续办好“校园特别关注”“学员心语”“校园漫画秀”“我的老师”等原有栏目基础上,将新开设“校媒联盟”“青春榜样”“军校一瞥”“骨干出列”“学员家信”等新栏目。欢迎大家踊跃提供稿件和线索。

崭新的起点上,让我们一起书写人生奋斗的诗篇;青春绽放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迸发更加充沛的活力。

新的一年,愿我们初心不变,向着“小目标”奋勇前进,在新征程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让我们一起奔跑!

教龄三十年,干好“老三样”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杜人淮

2020新年钟声敲响,意味着我的讲台生涯正式迈入第30个年头。作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的一名教授,我主要从事国防经济学研究,整日里都是与数字打交道,但对于“30”这个标注自身职业年轮的数字还是颇为看重。

在新一年的带教研究生见面会上,我在办公室移动黑板上写了这样3句话:年到三十,是人生而立;教满三十,当努力建树;岁盈时节,应新定目标。

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我的“建树”已经够大了。30年深耕国防经济学领域,17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高价值研究报告、首届全国军事经济学年度人物的荣誉、学术成果引用率居全国经济学界前列……

“还要努力建树、新定目标?”其中一名研究生站起来问道,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但事实上,我的目标似乎并不激动人心:开出新的高质量教学专题,把已经结项的国家课题成果修改为高质量的专著,把跟踪投入了好几年的某重点领域建设规划方案研究进一步高质量推进下去。登台讲课、著书立说、服务部队,正是军校教员的“老三样”。只不过在这“老三样”的前面我都加了一个限定词:高质量。

在我看来,高质量就是强军质量。授课讲学的高质量,就是要从制约部队建设的瓶颈问题、前沿问题上打开学员“脑洞”;科研成果的高质量,就是要有前瞻性创新性,不仅要代表军队水平站在国内经济学研究的最高竞技场,更要构建有效解释新时代国防建设的专业经济学理论模型;服务部队的高质量,就是要聚焦现实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经验。比如在去年的调研中,我发现部分国防工业单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总体程度不高,很多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战斗力,造成优质资源难以有效匹配。2020年我计划把这一棘手问题带进课堂,通过数据论证、调研考察、精准协调等方式搭建起经济学专业模型,探索成熟机制,打通转化链路,增强转化能力,为战斗力的生成做些贡献。

类似可为、当为的“小目标”还有很多,套用我喜欢的一句诗“哪怕只是一缕小风,也要轻轻推在改革强军的车轮上”。

(雷森、章越整理)

当好管理者,探索“新通道”

■炮兵防空兵学院学员大队政委 周燕虎

时序更替,留下奋斗者闪光的足迹;四季轮回,承载追梦人无限的憧憬。不知不觉间,到基层学员大队工作已有一段时光。都说新年新气象,走进充满希望的2020年,前进的路标应该如何标定?这个问号一直萦绕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想起一次参加现职军官培训学员党小组会时的情景,有学员感慨地说:“我参加过几次院校的短期培训,虽然很勤奋很努力,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但毕业时除了几行简短且制式的评语,在校种种表现再无更多记录,让我感觉参加了一次‘假培训’。”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深刻检视少数现职军官培训学员学习训练动力不足、参与活动热情不高等现象,我深切感到:基层管理教育绝不是简单地把学员管住管好,还应在激发活力上下功夫。

去年10月,新装备改训专业学员毕业时,我们大队党委别出心裁首次设立“甘学奖”,突出表彰了3名优秀学员。本以为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不曾想学员第一时间把喜讯报告给了所在部队领导。

“要是能以组织名义通报给我们单位,那种感觉就更美妙了!”临行前,学员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在我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人人都有学习成才的愿望,都有追求进步的渴望,都有受到组织认可的期望。”大队党委专题议教议训会上,大家深有感触地说:要想深度激发学员参训的热情和动力,不仅要向内挖掘人才培养的潜力,还要向外借好部队的“东风”,从而让管理教育动起来、新起来、活起来。

未来总是从过去走来。回望走过的基层之路,咀嚼基层那种亦苦亦甜的滋味,新年“小目标”开始在心灵深处生发萌芽,并汇集成一个清晰路标,就是全力探索实践评定反馈式管理教育新模式,联合校区机关和相关教研室,对学员在校表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综合评定,并及时反馈给学员所在部队,打通校区和送学部队之间的联管联育“通道”,让学员享受到更多的学习获得感。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送学员去野外听课的途中,一场冬雨不期而遇,地面慢慢变得湿滑起来。凝望学员们在泥泞道路上踩出来的深深浅浅的脚印,脑海里飘过一个念头:基层奋斗目标就在向前踏出的每个脚印里。只要不惧风雨砥砺前行,总能踩出一条阳光铺洒的平坦大道;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总能化目标愿景为现实美景,在洒下的每滴汗水中收获喜悦,步履铿锵地走向诗和远方。

穿上“孔雀蓝”,采写“追梦人”

■国防科技大学文职人员 许 鑫

2019年,我按下了人生一个崭新的开始键——正式成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

入职那天,看着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学员,听着校园广播里响亮的军号声,这一切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从一名地方人员转变为军队文职人员,你准备好了吗?从一名地方媒体工作者转变为军队院校新闻从业者,你能适应吗?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开始试着用笔尖触摸学员生活,用文字传递官兵声音。我深知穿在身上的这身“孔雀蓝”,是一份工作、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记得一次采访学校一位军事雷达领域专家,采访前,我搜集了相关领域资料,并拟定了采访提纲。本以为采访可以顺利进行,可当听到“极化倒损因子”“毁伤效果评估”等专业术语向我劈头盖脸“砸”过来时,一时间竟乱了手脚。采访节奏被打乱,准备好的许多问题也因为慌乱没有问出口。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还要了解军事术语、国防科技、武器装备等知识,“知兵”才能“写兵”。

于是,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恶补”军事文化知识。我在学校图书馆借来许多军事、科技类书籍,并且关注了几十个部队微信公众号,每天查看军事新闻推送,成了我的新阅读习惯。

新岗位要有新姿态,新角色催生新目标。在一次次采访、一篇篇稿件中,我逐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当2020年的阳光照进寒冬,我的目标也变得愈加清晰——提高军事新闻采写能力,用笔头讲好军校官兵故事。

人生在勤,不干何获。“好笔头是练出来的”,只有勤写勤练,才能提升业务能力,多出好的作品;只有勤看勤想,才能洞穿事物本质,讲好官兵故事;只有勤跑勤问,才能知道官兵需要什么、关心什么,写出有价值的好新闻。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在这个人人都在奋力奔跑的时代,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筑梦者”。我坚信,在奔跑中追逐目标,在前进中找准方向,才能笔下有温度,作品有力度,才能将官兵们的强军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

■海军工程大学学员 邹恒光

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奋力奔跑。

2019年,我成功实现了自己的小梦想:把专业知识融汇到学科竞赛中,站上了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的领奖台。2020年,我要协同战友在更多的竞赛场上登顶,奏响属于我们的嘹亮军歌。

我来自军事大数据专业——一门肩负着使命而成立的新专业。入学后,我一直抱着“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想法,直到有一天,系主任崔良中对我们说:“专业知识不是对接考场,而是对接未来战场!”我听后触动很大,决心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目标指向打赢。

2019年初,我自学了《Java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等专业课。在数据代码的学习中,我渴望将这些编程语言投入到实践中,而2019“临港杯”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给了我这个机会。凭借对各种编程语言的了解和掌握,我和伙伴们组成参赛队伍共同设计制作水中机器人。

第一次参加国际性赛事,第一次将书本上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我既有压力又充满期待。项目设计、程序开发、3D建模、材料选定……我们不仅要把基础编程程序过渡到综合程序运作,还要跨专业、跨学科研究其他专业知识。

比赛当天,来自国内外54所高校的203支参赛队同台竞技,我们负责的水下作业与水下对抗机器人拿下了二等奖。当我们身着“浪花白”站在颁奖台上,全场的掌声令我们激动不已!

专业课中对计算机编程的深入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参加机器人竞赛的大门;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与其他专业学员合作,又让我找到了提升自我的空间。不久,我和两名学长组队再登赛场——参加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这是一项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机器人学科竞赛。然而大赛前一晚,我们设计的机器人尾部电缆出了故障。焊接、检修,直到凌晨4点才抢修成功。紧接着就是比赛,我们的水下巡游机器人一举夺得了此次大赛的一等奖。

告别2019,迎来2020。望着桌上闪闪发光的奖杯,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我找到了新目标——“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新的一年我要与更多战友一起,不仅在赛场夺冠,更要把自己历练成一把决胜未来战场的尖刀。

(叶登峰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