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海飞行锤炼突击战法
本报讯 记者赖文湧、通讯员张坤报道:海空摆战场,开训硝烟浓。1月2日,东海某海域上空铁翼飞旋、引擎轰鸣,数架直升机跃升、俯冲、攻击,战术动作交叉运用,连贯实施多个高难课目训练。这是东部战区陆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新年度首次飞行训练的场景。开飞就往深海飞、险难课目设全程,实战气息扑面而来。
“作为驻守在东南沿海的陆航部队,提高部队海上作战能力是使命所在、打赢必需。”据该旅领导介绍,新年度首飞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必须紧贴使命任务、从难从严组织训练。他们打破以往新年度首飞不飞向深海、不飞高难度课目的惯例,一开飞就突出海上编队、海上侦察等险难课目训练,突破制约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瓶颈”。
“选择隐蔽机动航线,对海上目标进行攻击。”15时许,“敌情”突然传来。只见直升机编队立即采取掠海飞行的方式,超低空抵近目标。受领打击指令后,一直贴着海面飞行的战鹰迅即仰头跃升,在最高点短暂悬停后俯冲而下,对海上目标进行模拟攻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海上飞行一路,“敌情”伴随一路。飞行途中,天气转阴,温度和能见度逐渐降低。“遭‘敌’电磁干扰……”接到新的“敌情”后,机长李磊果断指挥机组进行无线电静默,同时精准操纵战机降低飞行高度,巧妙避开“敌”雷达搜索。训练全程,他们临机增设“敌情”,检验多个战术课题。傍晚时分,战机陆续返航。飞行员们没有丝毫倦意,利用飞参判读、录像回放等手段,采集当日海上训练相关数据,研究完善战术战法。
火箭军某导弹旅—
随机点将检验一专全能
本报讯 孙波、实习记者邓东睿报道:开训即开考,练兵先练将。元旦刚过,记者踏访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发射训练场,见到了与往年不同的“开训课目”:旅领导拿出干部名册随机抽点操作岗位后,发射分队干部各赴战位,开始发射单元全岗考核。
“点兵点将绝非一时兴起。”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开展,旅里大力推开一专多能、一专全能的发射指挥长、导弹操作号手培养,以增强官兵战场应急应对能力。然而不久前,他们在分析盘点旅队战斗力建设形势时发现,一些发射分队干部理论背得多、实际操作少,对于“精通发射单元任意操作岗位”这一要求,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
作为战略导弹部队首支“百发百中旅”,既要紧盯战斗力标准练峰值、练极限,更要脚踏实地,把每一个练兵环节抓实抓牢。今年一开训,该旅把考核基层一线指挥员的基本功作为训练的“开场戏”,立起打牢战斗力基础、提升实战化水平的鲜明导向。
考核现场,训练督导组同步“上阵”,按照“一对一、岗盯岗”的考评模式,对操作动作、关键环节、技术规则等进行评比打分。参加考核的发射分队干部对表20余个操作项目、200余条能力标准找差距。发射九连连长莫徐建说:“胜利由每个作战环节的胜任叠加而成,只有把每一环节都练到极致,才能更有打赢底数。”
近年来,该旅通过作战方案常态化推演、实战化检验、动态化更新的方式,不断淬炼基层一线指挥员在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催生一批管用的新训法新战法,夯实了“百发百中”的能力基础。
海军航空兵某团—
舰机联合搜索海上目标
本报讯 秦钱江、特约记者高宏伟报道:“某海域发现不明‘敌情’,请迅速起飞前往查证。”1月2日,某军用机场阴云低垂,战鹰轰鸣,在塔台指挥员李勇下达起飞命令后,海军航空兵某团数架反潜巡逻机相继呼啸升空。
团长刘志华率机组首架次起飞,率先抵达指定空域后,在战术指挥长王社林的指挥下与水面舰艇快速建立联系,一场实战化演练就此打响。“发现疑似目标!”雷达探测员孙旭紧急上报“敌方”目标的方位、距离,王社林立即向机组成员告警并制定具体应“敌”对策。
划定区域范围、建立搜索区、低空掠海飞行……战机距疑似“敌情”出现的海域越来越近。此刻,声呐操作员黄高明聚精会神地监听大海深处传来的声音回波,荧屏上各类信号目标数据明暗闪烁。综合分析目标观察情况、雷达显影特点、光电侦察结果等10余项数据,机组得出结论:探测到的活动目标,正是此次要搜寻的“敌人”。最终经过与水面舰艇部队协同,他们精准锁定目标并实施打击,达到预期训练效果。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针对新年度训练任务特点和新大纲规定,该团紧贴战术背景,在训练计划中重点突出了应急应战和舰机联合训练。此次训练中,飞行员还要直面气候条件复杂多变等10余种复杂情况,是一次全方位检验和锤炼。刚刚走下战机的刘志华告诉记者:“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是我们这支部队的常态。只有补短板、加难度,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摔打部队,才能在复杂条件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
舰潜对抗展开专攻精练
本报讯 李虹明、特约记者李维报道:新年第一次交班,就让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军械科科长高杨振奋不已:外军战斗力分析、当日海上军情研判、舰艇弹药装载明细成为主题,而沿用多年的人员情况统计、节日安全管理通报等内容不见了踪影。“交班就要坚持战字当头、中心居中。”该支队领导如是说。
而此时,该支队黄山舰同兄弟单位数艘战舰迎着风浪奔赴某海域,展开一场连续72小时的海上实兵对抗演练。编队刚出港,“战斗”就悄然打响,水下“敌”潜艇神出鬼没,暗藏杀机。各舰利用舰载信息系统,以单舰为节点,编织起一张巨大的信息网,联手“猎鲨”。
另一片海域,正在执行战备任务的该支队深圳舰展开舰艇损管课目专攻精练。判明起火部位,排查火场相邻区域断电情况,疏散周围舱室人员……在损管现场指挥员、副对空长刘伟的指挥下,官兵装具齐整,有条不紊地处置险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舱内突然停电,配备给损管队员的应急手电筒马上亮起。凭借微弱的光线,损管队员们熟练地入舱搜索、搬离易燃易爆物品、控制火势、检查复燃情况,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
记者翻开黄山舰新年度军事工作筹划发现,在作战问题研究一项上,就列出了《对某新型战舰相关性能的分析评估》《某海域舰机协同反潜》等8项具体研究课题;在军事人才培养上,区分舰副长、政治工作干部、值更官、班长骨干等9个不同层次人才,实施量才精准培养。一条条现状分析,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量化数据,为新年度训练描绘了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