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空军飞行班学员翟继龙迎来20岁——
换羽成长,振翅高飞
■赵志强 吴浪宇
唤醒北大校园冬日清晨的,不是挂在天幕上的寒星,而是早上6点10分准时出现在五四操场上的一群“空军蓝”。
整理内务,出早操,上课……2019年12月20日,是翟继龙的19岁生日,也是他成为空军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的第475天。
第一批00后,空军飞行学员,北大学子……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年纪,在追逐梦想的同龄人中,翟继龙是幸运的——
从电视上看到航天员翟志刚太空漫步时,一个8岁男孩萌生了看似遥不可及的航天梦。
后来,这个男孩渐渐了解到,想当航天员先要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于是,他又有了一个空军梦和飞行梦。
通过招飞定选后,这个男孩以超过一本录取分数线50多分的优异成绩被空军录取为飞行学员。
那天,翟继龙对着军容风纪镜,挺直腰板,第一次穿上军装。闪亮的帽徽、精致的领带、锃亮的皮鞋,如此英姿飒爽。
一身戎装很帅,但穿上它并不容易。体能训练、队列训练、攀爬、体验飞行……为了心中的梦想,翟继龙和战友们咬牙坚持着,一天天换羽成长,实现了从高中生到军人的转变。
在部队深化改革、推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共育人才的背景下,翟继龙参加了北大、清华、北航三校联合培养生的遴选。
徜徉在红墙碧瓦古木参天的北大校园,品味着马克思“我的幸福源于奋斗”,初到北大的他不敢相信,自己这样一个来自山村的孩子,竟获得这么好的机会去追逐梦想。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群众游行方阵中,北大空军飞行班的学员和2000多名北大师生一起,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那一刻,欢腾的长安街上,翟继龙的心和全国人民紧密相连;那一刻,他更加体会到,自己的幸运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因为自己所选择的路与民族复兴之路、改革强军之路重叠在了一起。
长安街上,一辆辆国产新型装备从他们面前驶过;天安门广场上空,5架歼-20战机从头顶呼啸而过。那一刻,翟继龙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先进的装备意味着更高的操作水平和更多的知识储备,这也对新时代军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020年,翟继龙将迎来20岁。他迫切地渴望自己能够早日振翅高飞,但也清楚地知道积蓄力量的重要。爱飞行更爱祖国,有天赋更有抱负。这是新时代对空军“双学籍”飞行学员的期望。
与国家民族的梦想共同前行,曾经的梦想如今越来越近;和同样自信的战友们同行,并肩奔跑在强军路上,翟继龙的追梦脚步更加笃定。
第76集团军某旅小队长马新庆迈进30岁——
而立之年,梦想发光
■本报特约记者 王钰凯
他是第一批90后,也是人民陆军第一批特战小队长。
2020年,特战小队长马新庆迎来了30岁。在很多人看来,作为一个跨进而立之年的大龄排长,他未来的路并非坦途;还没有成家的他,似乎也该抓紧结婚了……但马新庆认为,每个人的而立之年,需要自己来定义。30岁,依然可以追梦。
在马新庆宿舍的桌上,放着一个不会走动的时钟。每年生日那一天,他都会将时钟的指针向前拨动18分钟。
按人的平均寿命80岁算,现在的“马新庆时间”是早上8点42分。这个时刻,很多人才刚刚上班,为崭新的一天做好准备。而他,也正站在梦想开始的地方。
18岁那年,马新庆高考落榜后入伍。一开始,自由散漫的他非常不适应部队生活,总想“逃出去”。后来,在班长的教导下,马新庆渐渐习惯了军营里的一切。义务兵服役结束时,他选择留队。
那时,还是一名炮兵的马新庆迷上了特种兵,见到与特种兵有关的图片和文章就剪下来,做成剪贴本。他梦想有一天,也能成为特种兵。
一次,特种部队到马新庆所在单位选拔苗子,他毫不犹豫报了名。巧合的是,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当年由彭雪枫将军建立的,而马新庆的太爷爷曾是彭雪枫将军手下一名士兵。像是命中注定,他如愿来到这支特种部队。
走进特种部队的大门,马新庆立刻被营区里的宣传灯箱吸引住了。灯箱的照片上,是一名名身怀绝技的特种兵,他们胸前挂满奖牌和勋章。马新庆羡慕极了,暗下决心要超过他们!
两年后,全军组织“利刃-2013”特种部队大比武。马新庆报名参加“伞降渗透侦察作战行动”比赛。那次,他斩获一枚银牌,荣立二等功。
成为一名真正的特种兵,未来的路无非两条——要么“提干”,要么成为“兵王”。具备保送入学资格后,马新庆走进军校,由一名士兵成为军官。
梦想一步步近了。2017年,马新庆从军校毕业,迎面赶上改革强军浪潮。于是,他当上了陆军第一批特战小队长,也见证了特种部队的转型重塑。
以往“排、班”的建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特战小队为基本作战单元。编制的变化对特战队员素质的要求更高,专业训练强度和难度更大。面对挑战,马新庆告诉自己,与其抱怨观望,不如奋力奔跑。改革之后的新特种部队,需要每一名官兵去奋斗。
2018年,马新庆带领小队参加陆军“特战奇兵”考核比武,取得好成绩,荣立集体三等功;2019年,他执行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和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的安全警卫任务。
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这名特战小队长看到更多的机遇、更广阔的未来。
“30岁之前的路很长,因为足够年轻的我们总是在展望;30岁之后,我们已经在路上,剩下的就是努力前行。”马新庆这样定义自己的方向。
奔跑着进入2020年的马新庆写下他的新年愿望——希望自己的照片也能放进宣传灯箱,希望能够挑战新的岗位,也希望遇到一个好女孩。
马新庆桌上的时钟马上指向“9点”,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要开始。
南部战区海军某新型驱逐舰舰长周智峰步入40岁——
履行誓言,兑现诺言
■李虹明 李 维
1980年,湖北麻城一个小村庄里出生了一个男孩。
男孩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能跳出农门,不靠力气而是靠脑袋过日子,所以给他取名“智峰”。
那时,周智峰的父亲肯定想不到,他的儿子长大后会驾驶着现代化战舰,在波峰浪谷间驰骋,与各国海军同台竞技,比拼智慧与实力。
从小听着共和国将军的故事长大的周智峰,18岁那年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开学典礼上,周智峰记住了校歌中的一句话——我们的事业在大海上。
军校4年,周智峰的舰长梦逐渐明晰。毕业时,他许下诺言:和中国海军一起走向深蓝。
当时,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海军军官并没有想到,践诺的过程会如此艰辛。
毕业后,周智峰主动申请到南海一线部队。凭借理论和实操“双第一”的成绩,他在支队航海长专业比武中脱颖而出,很快就被选调到机关作训科。
副航海长、作训参谋、护卫舰副长、作训科科长……一路走来,从基层一线到机关,周智峰脚踏实地,用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上下认可,被评为“全军优秀参谋”。
然而,有一件事却让周智峰一直耿耿于怀——支队大部分官兵都参加过远海战备训练,而他由于种种原因最远只到过南沙战备值班,走向深蓝的诺言始终没有实现。
机会终于来了。2013年底,周智峰所在支队首次自行组织编队赴远海训练,他作为作训科科长第一次随舰驶向深蓝。
2014年元旦这天,在西太平洋上执行任务的他,也完成了一项妻子给他布置的任务——为刚刚出生的宝贝女儿取个名字。
“咱们的女儿就叫‘一诺’!”电话里,周智峰脱口而出。虽然没能陪伴在妻子身边,但他用走向深蓝的航迹见证了履行誓言的行动,也表达了对妻子钟爱一生的承诺。
女儿出生后,周智峰走向深蓝的航迹越来越密。2014年3月,他作为联络官,随黄山舰执行某海运护航任务。任务结束后,俄海军指挥舰“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舰长专门写下留念致辞,感谢他在联合行动中发挥的突出作用。那一刻,他更加确信,只有实力才能赢得尊重。
亚丁湾护航、战备巡逻、演习演练、应急拉动……作为“护航明星舰”衡阳舰的舰长,周智峰和全舰官兵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都在海上。因为很少回家,女儿见了父亲就噘起小嘴。
2018年的建军节,部队组织“海娃军营行”国防教育日活动。周智峰5岁的女儿周一诺第一次登上衡阳舰。在荣誉墙前,她指着周智峰立功受奖的照片,激动地告诉身边的小伙伴:“你们看,这个是我爸爸,这个也是我爸爸。”
时代在成就人,也在挑选人。2019年,周智峰被任命为国产某新型驱逐舰的第一任舰长。“这么好的平台交给自己,只能标准更高。”他说。
2020年,周智峰40岁。步入不惑之年的他,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一头是事业,一头是家庭。
那次,在战舰荣誉墙前,女儿缠着他要听奖章背后的故事,周智峰却不知道从何讲起。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也许,周一诺现在还不能理解她名字所承载的意义。等长大后,她一定会为自己的舰长父亲而骄傲。
国防大学勤务学院教授郭树森的“50+”——
坚守初心,一直往前
■刘征鲁
12月13日上午,郭树森教授给研究生们上完了2019年最后一堂课——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
当兵40多年,郭树森的军旅生涯一直和一件事捆绑在一起——人民军队的卫勤事业。
郭树森的20岁,在第四军医大学度过。在1982年,如果一个年轻人既能穿上绿军装又能佩戴上重点大学校徽,坐在公共汽车上都会收获无数羡慕和崇敬的目光。那年7月,和郭树森同在一个学员队的战友张华为救落入粪池的69岁老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种牺牲到底值不值”,曾经引发了一场全国大讨论。
作为与张华朝夕相处的同学,20岁的郭树森受到很大触动,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答案——要做什么样的军人,究竟该为谁奋斗。
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选择投身一线科研院所,从事航空医学专业研究。后来,他又考取全军首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学位。
30岁那年,郭树森被选到原总后卫生部任卫勤参谋。20世纪90年代,他先后到南非、瑞士等国参加军事医学交流活动。可那时,西方专家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郭树森几乎没有发言权。
10年后,40岁的郭树森已是高级工程师。一天,协理员找到他,说后勤指挥学院卫勤教研室需要教员。他立刻在心里做出了决定。不久后,他收拾行装走进校园,登上向往已久的讲台。
转行当教员后,郭树森专注军事卫勤保障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理论研究。他多次在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等国际舞台发言,国际同行渐渐也成为“中国故事”的听众。2009年,在世界军事医学大会上,他用流利的英语向几十个国家的同行介绍了我军汶川抗震救灾的情况,赢得了现场代表的赞叹。
2012年,郭树森50岁。这一年,他指导的第一个军队卫勤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了。今天,他一共带出56名博士、硕士,他的很多学生成长为军队卫勤保障领域的中坚力量。
这些年,郭树森还和团队一起承担了全军卫勤力量“磨刀石”的角色。作为首席专家,他参加设计十几场全军性卫勤演习;作为专家组长,他多次赴国外指导联合卫勤军演。
2020年,郭树森58岁。他当年的军校同学,有的成为名医大家,有的成为管理领导,还有的经商成了老板。郭树森却从来没有羡慕别人,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研为战,这是一名卫勤老兵的使命;教为战,这是一名军校教员的价值。
不管是20岁、30岁、40岁、50岁还是“奔六”,回望军旅生涯,这名老兵从未辜负自己的初心。
供图:李灰懿
版式设计:梁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