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人健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关注冬季皮肤健康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杨希川

气候是影响皮肤健康的因素之一。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不少官兵容易出现皮肤病,一定程度上影响日常生活和训练。常见的冬季皮肤病有冻疮和“干皮病”。

(一)

冻疮一般发生于寒冷的冬季,战友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生活、训练易生此病。冻疮常见于手指和手背,足跟、鼻部和耳廓也可能发生。长冻疮一般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皮肤红肿发痒,应注意按摩保暖;第二阶段是起水泡,如果水泡破了要注意预防感染;第三阶段是皮肤出现溃烂症状;第四阶段是伤及肌肉和骨骼,要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容易长冻疮的战友,建议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以确保足部血流畅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若官兵刚从寒冷的室外回到室内,则不能立刻用热水泡脚,可先用双手轻轻揉擦耳、脸、脚等部位。此外,入冬前应多晒太阳,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可起到预防作用。官兵还可尝试用冷水洗手、洗脸,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平时尽量不要吸烟,吸烟会影响肢端血液循环。

若官兵已经长了冻疮,在处理时需要注意。不严重的冻疮一般不需要治疗,注意保暖后,1-3周会自愈。每日在冻疮处可温敷数次,温度不要过高,过高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若冻疮处表皮完整,可擦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瘙痒和肿胀明显的也可外用激素软膏,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若需促进冻疮表皮处愈合,可以外敷药膏、加强保暖。冻疮局部有感染迹象的,可外擦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服用抗菌药物。冻疮较严重,出现水泡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泡类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

此外,有些系统性疾病会出现冻疮样皮损,如冷球蛋白血症、股臀部血管炎、红斑狼疮、结节病,甚至恶性肿瘤等。对于复发性、慢性的冻疮,到天气暖和时还不好的,需提高警惕。

(二)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有的官兵小腿表面呈鱼鳞或蛇皮状,皮屑“满天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蛇皮肤”,即鱼鳞病。

鱼鳞病是一种皮肤干燥并伴片状鱼鳞样固着性鳞屑为特征的皮肤病,最常见的是寻常型鱼鳞病,又称为“干皮病”。“干皮病”易发于四肢和背部,小腿前侧最为明显,轻者皮肤干燥且表面有细小鳞屑,重者会出现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

“干皮病”患者需注意日常护养。洗澡时尽量少用身体清洁产品,洗完澡后可涂抹保湿产品,改善皮肤干燥状况。在挑选保湿产品时,可以选择含有果酸、水杨酸的身体乳,使角质软化后自动剥落,还可以选择含有角鲨烷、尿素、凡士林等保湿成分的产品。需注意的是,有的官兵会用茶籽油类的植物油涂抹皮肤,用来缓解皮肤干燥。这些植物油看似“天然无添加”,但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一款好的保湿霜往往包含三种主要组成成分:封闭剂、吸湿剂、滋润剂。而类似茶籽油的植物油,一般归为滋润剂,单靠滋润剂的保湿力度是不够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