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古筝妈妈”的四重人生


■焦其春  本报记者  杨明月

如果身体允许,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退休干部、国家一级古筝演奏家俞晓冬,恨不得一年365天待在小南京学校。

11月24日这天,她上午给学校古筝班的孩子上完课,下午坐火车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赶到300多公里外的南京市,去参加一档最美人物故事的电视节目录制,讲述她5年来在大山支教的经历。第二天,结束节目录制后,她连夜赶回金寨县。在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小南京学校,有38个山娃娃在等着她。

俞晓冬已经在小南京学校支教了5个年头。她承认59岁的自己“不再年轻”,因肺癌做过手术的身体更是时常响起“警钟”。但她说还要再坚持5年,把孩子们送到初中。

然而,经过几天的采访,记者感到,如果身体允许,5年,绝不是俞晓冬与山娃娃们在一起的时限。

古筝妈妈播爱大别山记

■汉唐风

循声大别山,

乡径几回弯。

支教五年里,

奔波两地间。

花随流水去,

燕逐白云还。

桃李千峰上,

素心犹可攀。

师 者

孩子们紧紧抱住心爱的“俞妈妈”,像树袋熊挂在树上,不愿离开

11月22日下午4时,又到了上古筝课的时间。俞晓冬走进小南京学校,校园里立刻响起一声声“俞妈妈”的呼喊。孩子们边喊边向俞晓冬跑来,前后左右将她紧紧抱住,簇拥着向二楼的古筝教室走去。

“俞妈妈好!”“宝贝们好!”两小时的古筝课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开场。听得出来,这不是我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课外辅导班”。

这是去年新开的小班,学生是二三年级的孩子,还不太能坐得住板凳。他们家里都没有古筝,对这件乐器还感到十分新鲜。俞晓冬讲授弹琴手法时,总有孩子忍不住伸手去拨动琴弦。

不久后,孩子们将会拥有自己的古筝。俞晓冬联系厂家购买的古筝刚刚送到,这些日子她忙着一台台调弦,调到满手都是血泡。琴弦调好后,孩子们将以每台1000元的价格把古筝抱回家——相较市场上的正常售价,这已是她和厂家多次“讨价还价”后最低的价格。当然也有孩子的家里连这1000元钱也出不起,俞晓冬会自掏腰包买下来。

几个孩子姗姗来迟,俞晓冬言语间有些急躁:“之前大班孩子从不迟到……有的孩子骨折了都要来上课……”她想把小班的孩子们赶快带出来,这两年大班孩子毕业升入初中,“古筝班现在青黄不接”,无法撑起一场单独演出。

一时的急躁并不影响俞晓冬慈母仁师的形象。课间休息,她给孩子们分发从南京带来的零食,还讲了一个主题是感恩的小故事。比起学古筝,她更希望“宝贝们”能好好做人。

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这里,俞晓冬和孩子之间“妈妈”和“宝贝”的互相称呼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孔享是古筝大班的一个学生,性格孤僻,从不和人说话。“我就每天盯着她看,用眼神鼓励她。”有一天,孔享突然塞给俞晓冬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俞妈妈,我爱你”。俞晓冬当场就哭了出来。

这些“山娃娃”没见过这样的老师,有的也太久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慢慢地,“俞老师”的称呼变成了“俞妈妈”。

古筝教室的黑板平日用得不多,上面很大一部分成了孩子们的“表白墙”:

“俞妈妈:大爱无疆,您是改变山娃娃命运的人。”

“俞妈妈:指尖流淌师恩,琴韵伴我成长。”

……

下课后,俞晓冬经常一个人在教室里,站在黑板前看着上面的“表白”流泪。

“就是因为和孩子们的这份感情,让我留到现在。”

患 者

病痛断了原来的路,她却在山里寻到一处柳暗花明

在金寨,很少有人知道俞晓冬曾是位肺癌患者。

古筝大班的毕业生程灿记得,一次她高兴地抱起“俞妈妈”用力转圈,却听到俞晓冬“啊”地叫了一声,落地后她捂着腰部一动不动。后来程灿才知道,原来那时她不小心碰到了“俞妈妈”做切除肿瘤手术的伤口。

虽然肿瘤早在2010年就已切除,但那颗名为“癌症”的“炸弹”,依然深埋在俞晓冬体内,随时可能“引爆”。

去年冬天,一场感冒险些要了俞晓冬的命,好在朋友开车飞快地将她直接送到南京的医院。医生早就叮嘱过俞晓冬,千万不能感冒,否则容易旧病复发,甚至有致命的危险。但山里温差大,再加上对孩子们劳心劳力,每次支教时间到了一个月左右,俞晓冬都会生一场病。这两年她学会了“服软”,知道当初刚到学校时,周末一天七八个小时的授课,加之一年180多天待在山里,对她而言是在挑战身体的极限。

原本,正是因为需要休养身体,俞晓冬才第一次来到金寨。2014年6月25日,一次山中旅行,俞晓冬在朋友建议下带上古筝,到小南京学校为师生表演。

不记得当时是谁随口问了一句,“你能不能留下教教孩子?”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俞晓冬没有多加思考,直接应了下来:“行!”

至此,她原有的人生轨迹陡然转向,山路上从此回荡起袅袅筝音。

就在近期,俞晓冬的右肺查出了结节。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继续观察和服药。俞晓冬向记者表示了对“未知结果”的恐惧,她“怕疼”“怕开刀”,但这都不是她能放弃山娃娃的理由。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只有死过一次的人,才能体会到活着的意义。” 一场大病反而让俞晓冬看得更开。病痛断了她原来的路,她却在山里寻到一处柳暗花明。

传承者

她后来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曾经在金寨战斗过

时间到了晚上10点,紧张忙碌了一天的俞晓冬终于可以松懈下来。她和记者聊起自己的童年,聊起家族里的那些英雄父辈。

1949年5月13日,俞晓冬的姨夫、时任新四军某部作战参谋的徐铁军在解放上海的月浦战斗中英勇牺牲。从小被父母寄养在苏州的俞晓冬,由姨妈抚养长大,她也在姨妈身上一页页“阅读”着姨夫这位英雄。姨妈手捧烈士证书一夜白了头,四处奔波寻找丈夫骨灰却无果……把姨妈叫作“妈妈”的俞晓冬,对姨夫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次去镇江烈士纪念馆瞻仰他,她都会泪流满面。

俞晓冬很为自己家族的“军人基因”自豪。她父亲是新四军老兵,舅舅是抗美援朝老兵。15岁时,俞晓冬按捺不住从军的想法,给当地人武部写信,说要当兵,收到了“你太小了,等你长大一点再考虑”的答复。1977年恢复高考后,她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学院古筝专业在江苏省招收的唯一一名学生。大学毕业后,她终于如愿以偿,走进前线文工团,圆了自己的军旅梦。

到小南京村支教后,俞晓冬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曾在金寨战斗过。为此她多次去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参观,以至于讲解员杨晓璐和她熟识。“在馆里参观时她频频落泪,我反倒不忍心用太详尽的解说让她更难过。”杨晓璐说。

俞晓冬对生活在金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孩子们有了更丰沛的情感。去年12月6日,她在战友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医生说千万不能感冒,我在大别山将接受严峻的考验。如果我真‘不幸’了,也算是为了父辈志愿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延续尽了全力。我是个军人,我相信我的坚强。”

负重者

她并不只是要教会孩子弹古筝,而是要给他们的未来指引一条路

2014年,面对亲友“你行吗”的质疑,俞晓冬拿出20多万元购置了30多架古筝,在小南京学校建起古筝教室时,她并没有想到能走到今天。

去年,古筝大班的28个孩子全部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古筝十级证书。过去几年来,孩子们多次在金寨县、六安市、南京市等地参加文艺演出,打响了“山娃娃古筝班”的名号。

“从教授音乐的角度讲,我觉得这里的孩子一点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他们只是没有机会和条件。”俞晓冬看得很清楚,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张绿色的十级证书,极有可能就是他们走出大山的一条路。

俞晓冬脑海中经常会浮现一个画面。2014年,她去学生陈果家送古筝,眼前低矮漏雨的破旧房屋让她倍感心酸。从陈果家中走出十几米后,她听到屋内传来陈果弹奏的筝音,“虽然拙朴、稚嫩,但对我来说那就是天籁之音。”

“就在那一刻,我顿悟了一个问题:我来这里并不是教他们弹琴这么简单,而是要给孩子的未来指引一条路。”俞晓冬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陡然沉了起来。

小南京学校校长肖飞告诉记者:“因为这两年毕业的古筝班孩子上初中后各方面表现优异,县里几所初中的校长明确表示,只要是古筝班的孩子报考初中,学校都无条件接收。”

这无疑更加鼓舞了俞晓冬。在和肖飞聊起古筝班“青黄不接”的问题时,她主动提出,再从一年级的孩子里招收几个,和现在的小班一起上课,然后她抓紧把小班培养起来,这样不久后孩子们就可以登上大舞台演出。

临别前,记者忍不住问她:“你不是说再待5年吗?如果把一年级的孩子再招进来,那就要多留1年了。”俞晓冬恍然大悟,假意“埋怨”记者没有当场提醒她。

看来,俞晓冬和山娃娃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俞晓冬的眼泪

11月下旬,我来到小南京村采访俞晓冬。3天时间里,我和俞晓冬同吃同住,一起上课,一起散步。那几天,金寨没有下雨,我却被她的泪水“淹没”了。

毫不夸张,俞晓冬是我见过最容易流泪的人。

陪她参加电视节目录制,讲起最初到小南京村,独自一人拖着装满教材的150斤重的行李箱在火车站寸步难行时,她哽咽了。

深夜,聊到她素未谋面、情感上却像父亲一般的姨夫,她紧紧抱住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牺牲时,连个孩子都没留下来……”

说起对毕业的古筝大班孩子的不舍,谈到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学习古筝时,她红了眼眶,抹着眼角。

回忆起她去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碰到一位从千里之外赶来祭拜牺牲父亲的老阿婆,她又忍不住流下眼泪。

……

毫无疑问,俞晓冬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她的泪水里,有对自己力所不及的无奈,有对牺牲家人的亲情,有对山村孩子的关爱,有对烈士遗孤的怜惜。

然而,这些泪水,这种至情至性,却更让人看到俞晓冬的勇敢与坚强。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面对生活中的困苦与不幸,俞晓冬做不到用坚硬的“外壳”去抵挡,只能用温暖的心去慢慢融化。

是爱,让泪水成为最坚韧的力量。

图①:2018年12月,拿到古筝十级证书的小南京学校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高兴地和“俞妈妈”(二排左五)合影留念。

图②:俞晓冬给山娃娃们精心授课。

图③:2017年1月20日,俞晓冬带领小南京学校“山娃娃古筝班”参加金寨县首届网络春晚,演奏《映山红组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