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这位老军工不简单——

日产炮弹80发


■高红哲 杨佳志

在包头市高新区的劳模公园门口,矗立着20多尊全国英模雕像,“炮弹大王”甄荣典就是其中之一。

1916年,甄荣典出生于河北唐县一个农民家庭。为了生计,他给地主当过雇工、去湖南修过铁路……这些经历磨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八路军打下唐县后,一心想去前线建功立业的甄荣典参军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部队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甄荣典被调到黄崖洞兵工厂制造炮弹弹壳,这样的安排给一心想上前线的他浇了一盆冷水。

1940年10月,日军对黎城、辽县清漳河两岸进行疯狂“扫荡”,而黄崖洞兵工厂距离这两个地方不足50公里。炮火越逼越近,形势愈发危急。但甄荣典和工人们临危不惧,加紧生产武器弹药。他们坚信:多生产一枪一弹,前线的战士就能多消灭几个敌人。

看着炮弹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前线,甄荣典感受到了军工人的价值——生产更多的武器弹药就是支援打胜仗。

制造炮弹弹壳是全厂公认最苦的活,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当时工厂的真实状况:机器运转是靠水车驱动,需要人力摇动;没有传动皮带,就用麻绳代替;制造武器的材料是白口铁,又滑又硬,加工十分消耗体力……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很多人干了不到两三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但甄荣典一点儿都不觉得苦,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认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

一天,战友半夜醒来看到工房里的灯还亮着,走近后才发现甄荣典正在琢磨机器设备。为了多造炮弹弹壳,甄荣典的双手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吃饭时筷子都拿不稳,人也累瘦了一大圈。

凭着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头,甄荣典迅速掌握了炮弹弹壳制造的核心技术,从“门外汉”成长为兵工厂的“顶梁柱”。

1942年,八路军军工部开展大生产和增产节约竞赛运动。为了提高班产量,甄荣典潜心改良生产技术,将单刀车削改为双刀车削,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75秒车削一发炮弹外圆和班产480发的惊人纪录。更难得的是,甄荣典在保证高产量的前提下,工具和材料消耗却降低了,他也因此被誉为“炮弹大王”。

在甄荣典的带动下,工人们掀起一个个生产竞赛高潮,军工部各个兵工厂的武器装备月产量普遍增长20%以上。

1945年,军工部成立一座新的炮弹厂,开工20多天,产量一直停滞不前。正在军工部实验所学习的甄荣典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要求去生产一线。

到工厂报到后,甄荣典顾不上休息,接过机器就开工,第一天就造出45发炮弹,让大家赞叹不已。

一次,甄荣典手臂被皮带擦伤,左脚趾骨被卡盘砸折,战友们劝他休息几天,但甄荣典强忍疼痛,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了提高兵工厂武器装备的产量,甄荣典经常分享自己的生产经验和方法,将诸多“独门秘籍”变为众家所长。有人提醒他:“教会徒弟,你就不怕被徒弟比下去?”他却反问:“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

那一年,炮弹厂人均日产量迅速突破50发,甄荣典更是一马当先,将日产量提高到80发,确保了部队前线弹药的供应。

上图:黄崖洞兵工厂工人们生产武器弹药的场景。 资料图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