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前,陆军首批新聘文职人员完成集训淬火,奔赴各自战位。如今,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训练基地迎来改革后陆军公开招考的第二批文职人员。“孔雀蓝”方阵在军旗下集聚成长。
化学博士与军被的不解情缘
周日上午,化学专业博士胡宗剑又和她那床军被“杠”上了:用手拍打着被子边缘,压上全身的力量,努力打造出那条刀锋般的线条。然而,成品却让人不敢恭维:被子软塌塌的,看上去勉强算作一个方形,全然没有班长的“豆腐块”所具有的精气神。
“手握多项发明专利,实验器材驾轻就熟,没想到中科院的博士败给了一床被子。”面对室友的打趣,胡宗剑将被子铺开,一步步重新开始。反复打磨后,“豆腐块”终于像模像样。
成为文职人员后,通过一床被子,胡宗剑对文职人员作风养成有了更深的理解:“文职人员的成长,就像被子打磨的过程,从最初的放松懈怠,到如今的积极向上,部队带给了我们从未有过的‘棱角’。”
何立翔从中南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参加文职人员考试,成为陆军工程大学的一名文职讲师。由于担负几项重要课题,何立翔常年“蜗居”实验室,疏于体育锻炼。连续几次体能测试,打击了初入军营的何立翔,也引起了他的反思: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再高的文凭,再渊博的知识,没有军事素质,一切等于零。
何立翔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发扬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付出百倍的汗水闯过军事素质这道关。从一开始跑不下3000米,到跑进14分钟,何立翔诠释了文职人员那股锲而不舍的韧劲。
跳水冠军也有一道难跳的坎
陆军装甲兵学院文职人员王安琦,曾经是全国跳水冠军。集训队的体能训练中,为调动大家的运动积极性,王安琦带领大家做热身准备,还会时不时“秀”一下倒立行走和连续后空翻。矫健的身手和轻盈的姿态,让大家连连惊叹。
从职业运动员到军校教员,王安琦知道,他讲授的《军事体育》课程内容与其职业生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能做”与“能讲”是两码事。
一次教学实践课,王安琦站上讲台,台下人的目光瞬时聚焦到他身上。他没有了跳水时的从容和自信,大脑一片空白,声音细小,说话结巴。走下讲台,他甚至怀疑:自己能胜任军校教员这一岗位吗?
集训中,在教员李艳红的指导下,他从一点一滴学起:如何搜集材料,如何引入课堂,如何用鲜活的事例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如何凸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王安琦拿出体育训练的干劲来,投入教案讲稿的编写、修改、完善。再次执教登台时,那丢失的从容和自信,重新回到了王安琦身上。
海归学子的思想入职
随着军队文职人员制度优势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海归身影出现在“孔雀蓝”方阵。
“我对人民军队的了解,更多的是从历史课本上看到的。”陆军装甲兵学院文职助教、从法国留学归国的宋橙坦言。
学院政委庞龙介绍,他们培养海归高材生时注重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用力,引导他们将朴素的参军热情转化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自觉和情感自觉,确保真正在思想上入职。
“浇树先浇根,育人先育魂。”为了打牢文职人员扎根部队、献身国防的思想根基,该院充分发挥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将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军史、军队使命任务等作为核心课程。同时,采用现地教学强化教育效果,从大沽口炮台遗址,到平津战役纪念馆,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珍贵视频、一件件实物,让文职人员在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传统中坚定理想信念。
一堂堂入脑入心的党史军史课后,一篇篇走心的思想汇报写下海归文职人员的心路历程。通过学习,他们对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愈发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