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施谋用计,牵着敌人“鼻子”走

——解析莱芜战役示形动敌、创造战机的灵活战术


■张  翚 郭  炎

战役简介

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华东野战军转入纵深腹地后,敌大军压境逼我决战的情况下打的一场大规模运动战。从1947年2月20日发起进攻,到2月23日战役结束,华东野战军首长因敌而变,根据情况定下“舍南求北”方案。作战中,我军不为各种表象迷惑,一方面巧妙示形、多方诱敌,一方面适时修正计划、变更部署,最终牵住了敌人,抓住战机,一举消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前方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活捉敌“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莱芜战役的胜利,巩固了我军后方,为扭转华东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讲评析理

谋略克敌离不开英明的战略指导。解放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毛主席的战略指导英明睿智,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认真听取下级意见建议,鼓励下属机断行事,充分发挥各级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当我军与敌展开激烈交战后,毛主席在给前线指挥员的电文中常常有这样的话:必要时独立处置,不要来电报告。莱芜战役同样如此。南线之敌重兵压境,中央军委起初指示华东野战军“诱敌深入,集中绝对优势打敌一路”。但南线之敌小心谨慎,始终猬集成团,难获战机。华东野战军首长缜密分析后,向中央提出放弃临沂、“舍南求北”,先打李仙洲的方案,毛主席很快回电批准,并热情鼓励指导,极大调动了华东野战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级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国民党军的战略指导恰恰相反,蒋介石刚愎自用,专制独裁,战时总喜欢通过电话电台“一竿子插到底”。莱芜战役中,北线的王耀武和李仙洲概略判断出我军意图,开始后撤,最后被蒋介石严令逼回解放军包围圈。

施谋用计必须知彼知己随机应变。2500年前,兵圣孙武就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对情报的搜集掌握及分析判断方面,双方对比同样优劣悬殊。1947年2月1日,李仙洲刚给部队下达占领新泰、莱芜的命令,情报就被我地下党员送出。有了可靠的情报支持,我军对敌兵力装备、指挥官特点、内部关系等都掌握得全面翔实。在此基础上结合战场实际制订了“舍南求北”、示形动敌、诱敌入彀的围歼计划。2月15日,我南线部队完成阻击任务主动放弃临沂。2月16日,王耀武判断华东野战军主力可能改变作战方向,急令李仙洲部全线后缩。我军领导分析,王耀武虽能看穿我军企图,却很难做通陈诚、蒋介石的工作,蒋和陈还会命李仙洲再次南下。于是,我方坚持既定决心,继续隐蔽集结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欺骗动作,在兖州以西的运河上架桥,在黄河边大张旗鼓地找船,还放风说要跟刘邓部队会合……蒋介石真以为华东野战军伤亡过大,准备放弃山东,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严令李仙洲部加速南进,协同南线部队聚歼我华东野战军。王耀武、李仙洲不敢违抗,只好又把部队向前推,我军终于完成战役准备,一举破敌。反观国民党方面的情报搜集和分析则漏洞百出。蒋介石误判我军实力在先,继而误判我军企图,及至战役结束,蒋介石哀叹:“我只知道刘伯承有两下子,不知道陈毅也厉害。”不了解对手已是兵家大忌,暗于知己就更可怕了。国民党内部山头林立,腐败丛生,虚报战功由来已久且蔓延成风,各级都心照不宣。“歼灭共军16个旅”这种层层兑水吹破天的战报,王耀武都不信,蒋介石居然信以为真。

以谋取胜仍需要顽强的战斗精神。战争作为一种血腥较量,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和重重阻力,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可能完成作战任务。莱芜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各级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是夺取胜利的基本条件。我军小米加步枪的武器装备与国民党军主力部队清一色的美械装备几乎形成了“代差”。尽管武器装备劣势明显,但我指战员在残酷战斗中表现出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2月21日,莱芜之敌向我1纵1师1连防守要点小洼发起猛烈反击。1连在敌机轰炸扫射及两个方向地面火力的夹击下,从10时至15时,顽强抵抗2000多敌人的轮番冲锋,奉命撤出阵地时,1连仅剩1名排长和36名战士,但他们毙伤的敌人超过1个营,光荣完成作战任务。

列宁说:“没有不用谋的战争。” 示形动敌在现代战争中仍有广泛运用。1991年海湾战争,“左勾拳”行动的成功就离不开巧妙的佯动欺骗。2014年俄罗斯登陆克里米亚,多谋并举,在北约天星地网的严密监控下,创造了大部队“瞒天过海”的奇迹。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的形势,深入研究总结莱芜战役,厘清现代战争中谋略运用的变与不变,对提高指挥员的谋略思维能力不无裨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