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认清实战化四个“不等式”


■苏冠峰  程景怡

实战化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遵循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需要在深入实践中深化认识、在深化认识中深入实践。随着实战化训练向纵深发展,人们对实战化的理解越来越深,但也有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廓清。

实战化≠实弹化。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经常被认为是实战化训练的典型场景,弹药消耗量常常被作为实战化训练水平的衡量指标。这本身没有问题,也充分反映了实弹化训练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如果认为实战化就要实弹化,或者实弹化就是实战化,就值得商榷了。实弹化是不是实战化,关键要看实弹是否基于实战可能、符合实战需要,一切脱离实战可能与需要的实弹化,比如常被诟病的图于形式、营造氛围等,都不能称之为实战化。况且,实弹毕竟有风险,并不是所有的实战化训练都适合运用实弹。因此,实战化力求实弹化,但不苛求实弹化。

实战化≠实案化。紧贴作战对手、作战任务、作战环境的实案化训练,具有实战针对性,倍受人们推崇。但是,如果唯实案化是举,认为“实战化就是实案化”或者“实战化先要实案化”等,就有点言过其实。实战化训练作为一种训练要求,存在从低到高的各种形式,实案化训练只是其高级形式而非全部,只要是聚焦实战需要、提升实战能力的训练,不管有没有实案可依,都可称之为实战化训练。况且,实案化训练本身也有局限,作战预案再实,也不可能穷尽战场各种可能、解决实战所有问题,拘泥于预案不知变通是作战之大忌。

实战化≠野战化。野外驻训是提升部队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野外驻训时间也是部队实战化训练的重要指标。但是,不能一提实战就认为是野战,一说实战化就想到野战化,一搞实战化训练就把部队拉到野外去驻训。训练能不能称为实战化,关键要看训练环境与战场环境是否吻合;要不要拉到野外,取决于未来仗是不是在野外打。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作战理念的转变,早有军事专家预言“城市是21世纪最复杂和资源最密集的战场,并且是21世纪最有可能的战场”。仗在高楼里打,兵就不能只在高地上练。实战化训练应跳出阵地桎梏,提升各种战场环境下的实战能力。

实战化≠实战。“像打仗一样训练”然后“像训练一样打仗”,这是实战化训练的精髓要义。如果据此认为实战化训练能够与实战一模一样,或者怎么训就可能怎么打,显然曲解了实战化训练的实际价值。实战化训练再逼真,也只能达到与实战“像”的程度,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是训练不可逾越的“缺憾”。实战之所以波谲云诡、神奇奥妙,就在于其具有残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而这些往往是难以预知、难以模拟、难以训练的。用“化”将训练与实战联系起来,暗含了实战化训练的局限,只能“化”向实战,不能等同实战。认识到实战化训练的局限性,不是否定其价值和意义,而是应该正视局限、瞄准实战、克服局限,通过强化知新求变、临机处置能力,打通训练与实战的“最后一公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