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寓言写作与战争思辨


■顾建平

如果是匿名写作,我很难猜到《龙虾》和《茉莉》这两个题材和风格迥异其趣的短篇小说,竟出自同一位年轻军旅作家的笔下。胡月发表于《青年作家》2019年12期的这两篇小说,充分展现出了青年作家的想象力和趣味,当然还有作为军旅作家的对战争与死亡的探索与思辨。

《龙虾》是轻快的、欢乐的、有趣的,故事基于虚构,因而也是充分自由的。胡月把龙王传说、鲤鱼跳龙门、诗人屈原、端午节粽子、小龙虾……林林总总都杂糅进这个短篇故事,让想象力如天马行空般发挥,情节设置及后续故事都是一个又一个意外,让读者不断惊呼:越来越好玩!作者用力所在,是故事如何合理转折和逐渐收束,最后稳稳地停住。

游戏性、娱乐性并不妨碍文学性。《龙虾》的意义或主题并非一眼分明,整体或者某些片段都可以做多角度的诠释。你可以将它当做一篇逗趣的童话、一则关于鲤鱼跳龙门的新传说,或者一篇关于时下年轻饕餮者嗜爱的小龙虾之起源的戏谑文字。甚至可以将它看作一个长篇寓言,解读出关于社会风尚的诸多隐喻:小鲤鱼偶得机缘跳了龙门,化身成龙,烦恼也随之而生,因为才不称名、德不配位,阵脚慌乱、言行失范。所谓天道好还,不虞之誉必招不堪之毁。当然你也可以放弃对意义的追寻,纯粹当作一篇谐趣文字阅读也无不可。

到了《茉莉》,则画风突变,作者的笔触变得厚重且扎实。小说写抗美援朝期间,一个志愿军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死亡地带的梦幻式回忆。内容沉重,主题也沉重。四周都是枪炮声、血腥味以及腐败尸体、朽烂草木的气息,“到处都弥漫着战争的疲惫与荒芜”,主人公“我”在躲避战火的间隙,在负伤转移的途中,回想着往昔生活和久别的恋人,冥冥之中仿佛闻到了茉莉花香。

对比是如此鲜明,死亡已近在咫尺,而幸福遥不可及,这是战争带给士兵的巨大创痛,也寄寓了作者对战争创痛和生命意义的思辨。年轻的作者当然需要通过历史资料和想象来重构那场战争的场景,但作者对人物的设置和细节的描写依然令人信服。

基于虚空的想象和基于事实的想象是创作中自由度相差悬殊的两种心理状态,年轻的写作者胡月能够在这两者之间得心应手地换挡操作,实属难能可贵的文学禀赋。《龙虾》和《茉莉》展示了她丰沛的想象力和活跃的灵感,这足以让她将生活素材转换为小说资源,希望她永远不会丢失这神奇的文学魔棒。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