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决心书里看决心


■第73集团军某旅政委  朱森源

授课背景

前段时间,第73集团军某旅“寻根小分队”来到江西九江抗洪纪念馆,无意间发现了旅队退役老兵朱建国写下的一封决心书。面对肆虐的洪魔,尽管当时只是一名列兵,但朱建国毅然抱定了“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决心。

眼下,新兵训练正处在加钢淬火的关键阶段。该旅政委朱森源以这封决心书为切口,结合单位实际,为新战友们送去了一堂吹氧助燃、提振士气的精彩授课,帮助他们扣好军旅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课堂回放

阶段性考核将至,新兵一团广泛组织“挑应战”活动,大家纷纷写下了豪气冲天的决心书。逢敌亮剑、敢打必胜,决心书豪迈宣示官兵的决心意志,彰显出军人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今天的授课,我们就先从一封决心书说起。

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随着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一声令下,入伍刚满8个月的朱建国随连队从驻训地出发,转战江西九江。离前线越近,沿途的景象就越狼藉,战士的心也越滚烫,颠簸的卡车上,朱建国写下了决心书——

特表决心如下:一、牢记我军宗旨、性质和任务,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牺牲,誓与洪水作斗争,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

决心书就是军令状。抗洪一线,顶着40℃高温,扛着20多公斤重的沙袋,朱建国在堤坝上一遍遍穿梭。搬运石头,没有撬棍和手套,他赤手上阵,5个指头全被磨得鲜血淋漓;封堵决口,他二话不说跳进湍急的江水,和战友们用身体筑起血肉长城……一百多天的浴血奋战,朱建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但迎风的战旗更加熠熠闪光。

和大家一样,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都是刚入营的新兵,为什么朱建国能坚持到最后一刻?我想,能否抱定决心至关重要。或许,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还是只“雏鸟”,尚无法承担艰巨的使命任务。然而,试过你才会发现,坚定决心的那一刻,“你的能量会超乎自己想象”。

旅武装侦察连战士韩治威新训结束时就荣立了三等功,然而,入伍之初,他由于身体素质偏弱,训练成绩一直“吊车尾”。韩治威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把决心书缝进了衣兜:不达全优,誓不罢休!他一点点提高训练强度,一次次突破生理极限……新训结业考核,韩治威17个课目全部取得优秀,实现了逆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决心似铁,意志如钢,这是军人必备的品质,也是人民军队不断攻坚克难的法宝。

“放心吧妈妈,我已经懂得了‘战士’的含义……战士的决心早已融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面对生死考验,19岁的王建川用血染的风采,点燃了精神的天空。

“我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价值!”汶川地震,海拔5000米的高空,15名空降兵纵身跳出舱门,在崇山峻岭间,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九三阅兵”前夜,空军某梯队每一名飞行员都在做同一件事,在决心书上签名:一旦飞机受阅时发生不可预料和不可排除的故障,飞行员不得跳伞,不得抛弃战机,必须全力操控战机,飞离人员稠密地带……

决心书里看决心,这些镌刻在历史坐标里的“决心书”昭示今天的军人:不论时代和环境怎么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决心不能变;不论风险和挑战如何艰巨,“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气概不能变。

战友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新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面向鲜红的军旗,我们必须时时叩问自己:初心是否依旧,决心能否永恒?

(徐明章、本报特约记者徐  鹏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