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考核前后


■杨宝权

“王琛,你这次‘断定’的考核课目怎么都‘打水漂’了?我精心准备了一个月,结果一个没中,这点事都办不好,亏你还在机关帮忙……”年终军事考核结束当晚,战友田松的这一席话,让王琛好不容易平静的情绪又掀起了波澜……

事情要从这次备战年终考核说起。几个月前,领导就告诉我们:“这次考核,是上级对基层军事训练以及正规化管理的一次综合检验,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基层战斗班的一员,我们一定要发扬‘肯吃苦、不怕累、敢较真’的好作风,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

从那以后,王琛所在的连队就开启了“哪里不行练哪里,稳扎稳打向前进”的“打怪模式”:训练场分批分层训练,器械上不去的就重点突击,跑步拖后的,每天就多跑几公里……从单项训练转变为连贯训练,从熟悉场地转战陌生地域,全连官兵都有一种志在必得的拼劲。

渐渐地,这样的训练也导致一些兵产生了焦虑情绪。一次训练间隙,大家都在苦恼这种大范围的训练带来的压力时,有人提出一个“妙招”:王琛不是在机关帮忙吗?让他打探打探这次考核的范围,我们岂不事半功倍?

于是,王琛“临危受命”,再加上他自己也觉得这样一来,也可以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如此这般,王琛东问问、西看看,经过一番努力,大致确定了这次考核的范围:双杠应该考二练习,专业技能抽考的课目不超过……

当王琛把这些情况告诉班长时,话还没说完,立即遭到了严厉地批评,“你告诉我,我们军人的职责是什么?”

“打仗和准备打仗啊!”

“既然你知道,你还这样做,这岂不失去了提高实战本领的意义。先不说你的‘情报’准不准,这种考前‘押题’的做法,跟掩耳盗铃有什么不同?战场上,敌人很可能专挑最薄弱的环节进攻!”

听了班长一席话,王琛的心里五味杂陈:他觉得班长说的句句在理,可又觉得自己的好心得不到理解,感到一阵委屈……

转眼就到了考核。当看到考官现场抽签宣布考核内容时,王琛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这次抽考的课目,我竟然一个也没猜对!幸亏班长没有听我的,否则不仅展示不出形象,考核也得出丑!”

一阵熄灯哨打断了王琛的思绪,他拿起日记本,一个人悄悄地走进学习室,记下这个沉痛的教训,也记下军人面对考场与战场的思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