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年终将近,政工、军事、安全、保密等各项检查接踵而来,不少基层单位开始按照上级下发的检查考评细则,对照单位实际,梳理查找问题,逐项查漏补缺。
在这个过程中,郝小兵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不少连队为了检查不出问题,把精力倾注到各类登记统计、笔记、清单的“翻新”上。于是就有了以下这几种现象:学习室内官兵们熬夜加班奋笔疾书;电脑前大家排队录信息、填表格;打印机前文书们“你争我抢”……
郝小兵认为,适当查漏补缺很有必要,可以帮助我们盘点一年的收获、查找问题不足,提早进行自我检视整改。但是为了整齐美观、赢得上级肯定而重新将本表册等“补”一遍,不仅有造假的嫌疑,还牵扯了官兵大量时间精力,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
究其原因,基层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因各项任务冲突导致登记统计没有做好是一方面,但主要还在于有的上级机关检查评比过细、走偏,或为了查问题而去找问题,或不顾基层实际“鸡蛋里挑骨头”,致使基层事无巨细,条条皆备,好像工作留痕就是为了应付检查。临近岁末,“基层减负年”也到了该盘点的时候,扪心自问: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我们交出的“减负答卷”合格吗?
文/盛 洁、王海燕
图/吴奕照、吴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