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站在戈壁望星空


■窦高平

那个排点,早已随着执勤目标的搬迁而不复存在。如今,只有几间旧营房孤零零地伫立在戈壁滩上。

那片土地,的确贫瘠,环顾四周,草木难见;那片土地,的确艰苦,十月飞雪,五月酷暑;那片土地,却令人怀念,一群战友曾在此顽强驻守,追逐理想。

“土地干旱、荒凉和贫瘠,兴许可以作为某些娇柔植物无法生存的理由,但对于理想的种子而言,却没有限制。”这句话,是时任排长常大虎对我说的,至今仍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给我此后二十多年的军旅岁月带来鼓舞和启迪。

22年前,参加完武警部队院校统一招生考试,我们五个人接到了到新执勤点报到的通知。时值夏天,酷暑难耐。成群结队的蚊子,只要一伸手,便可抓到好几只。

我们这个排点,加上排长只有21个人。由于是新增的执勤点,没有部队的营房可用,官兵住的是一排从当地团场协调过来的红砖房。

来到排点的第一天,晚上点名结束后,我一进洗漱间,发现只有我们五个新来的兵。学习室正在读书的官兵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

昏黄的灯光下,除了正在站岗的两名战士,其余的官兵都坐在学习室内,每个人的手里都捧着一本书,正津津有味读着。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实在难以想象,这种在上学期间经历过的情景,竟会在荒凉的戈壁上遇到。

我问一名老兵:“这是中队要求的吗?”老兵目光仍停留在书本上,淡淡回答:“不是,是我们自发的。”“每晚都有人读吗?”“是的,不仅洗漱就寝前读10分钟,早操完后也会读10分钟,然后进行洗漱,整理内务。”

我们五个人在戈壁滩上待了整整一个月。在与排点官兵的朝夕相处中,我深刻感受到,官兵们对读书有着真心的渴望。

训练间隙,他们坐在一起交流自己所读的内容、产生的思考和感悟;就寝号响后,学习室里总有人在静读、做笔记、写心得;周末外出,总有人到驻地附近的团场邮局带回新书和报刊;排点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每名官兵每个季度要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撰写一篇读书心得。

他们读书的目的各式各样,有学习理论知识的,有想考军校的,有想掌握法律、维修等专业技能的,有喜欢读中外文学名著的,也有单纯想从书本报刊中了解外面的世界的……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内心的疑问愈发强烈:在这荒凉而偏远的戈壁,环境艰苦,勤务繁重,每名战士每晚都要站哨,节假日经常进入战备状态。空闲时,为改善伙食,他们还要种菜、养鸡,他们是如何喜欢上读书的?又是如何保持读书热情的?一个周末的下午,在闲聊中,我了解到了事情的由来。

几年前,支队接到上级要求增设排点的通知后,决定从各基层中队抽调一名排长和20名战士参与执勤。

排点在戈壁滩上,离支队机关数百公里。为确保执勤绝对安全,抽调来的全是各中队平时表现优异的战士。

“说实话,当初没有几个人愿意来。包括我,大多数都是支队直接下的命令。”常排长说到这里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当时的他以为自己毕业后终于能回到县级市了,没想到这里还是四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心里五味杂陈。

到排点最初的那段时光,常排长带着不可思议的语气说:“当初我也没想到,我们会喜欢上读书,那时候哪有心情读书啊。大多数战士包括我在内,每天想得最多的事就是这里的勤务啥时能结束,我们啥时能回到原中队。”

时值隆冬,排点四周全是白茫茫的雪,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每次训练结束,防寒面罩上便是一层厚厚的白霜。若是运动量较小,不管你穿得再厚,在室外待上十来分钟,就会冻得瑟瑟发抖。所以,官兵们最怕队列训练了,狭小的房间里施展不开,只能在室外进行。不到半个月,一半以上的战士都生了冻疮,不是长在手脚上,就是长在耳朵上。

“漫长的冬天,上铺和下铺的差别就是赤道和北极。”这句话是战士们对排点宿舍取暖环境的形容。当时,由于砖房内没有供暖设施,支队给每个房间配备了两台电暖器。由于热气是往上升的,睡在上铺的战士穿着背心都觉得热,而睡在下铺的战士哪怕将被子裹得严严实实,还是会冻得缩成一团。

排点没有单独的文娱室,也没有篮球场,那时候也没有手机。官兵们休息时只能用插IC卡的座机给亲友打电话聊天,或者打几把扑克,下几盘象棋。个别无聊的战士还喜欢上了在晴朗的夜空下看星星。有两个家庭条件较好的“发烧友”竟想方设法托亲友给他们寄来了高倍望远镜。

恶劣的环境、枯燥的生活,让一些本身就不情愿来排点的战士产生了厌烦情绪,整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排长常大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集体教育,逐个谈心,搞了好几遍,可仍收效甚微。

“我们离支队机关最远,支队几个月才来检查一次,在这里平时只要站好岗就行了。”“干得再好,领导也不知道,吃苦吃得再多,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清楚。”“唉,排长,大家都不容易,我们知道,你心里也愁着呢,过得去就行了……”那段时间,只要常大虎一开展作风整顿,战士们的牢骚话就没有停过,有时候还会反过来给他“做思想工作”,搞得他哭笑不得。

官兵们的态度转变还得从一个深夜说起。查哨归来的常大虎见厨房亮着微光,他悄悄地摸近,当看到上等兵秦小军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拿着本部队院校的考学书聚精会神地看着时,常大虎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

常排长自己喜欢读书学习,没想到排里的战士还有比他更用心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你到这里待了多少个晚上了?”正看得入神的秦小军,听到身后突然响起说话声,整个人一哆嗦,手电筒掉在了地上。

“嘿,问你呢!说实话。”秦小军见常大虎并没有训斥自己的意思,低头说:“从来到这里,过了一个星期就开始了。排长,你一般都是凌晨一点查第一次哨,四点查第二次,今晚这第二次怎么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呢?”

常大虎忍不住笑了:“原来你小子早就将我的活动规律给摸清楚了,怪不得这么大胆。看来,以后我不能定时查了。”“再也不敢了,我这就回去睡觉。”秦小军一笑,转身就溜。

“等等!”秦小军刚走出两步,常大虎关心地问:“你自己每晚也要站岗,白天还要照常训练,这样干吃得消吗?”“只要有盼头,再累也扛得住,考军校就是我的盼头。”这个不到19岁的战士说的这句话,如一针兴奋剂,点燃了常大虎的信心。

那一夜,常大虎彻夜未眠。思绪如跳动的音符般活跃:自己何曾不是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干部的呢?想想当初那段激情岁月,又何尝不是付出了数不尽的汗水与心血,又何尝不是遇到了挫折和打击,又何尝不是埋怨过、想放弃过,可终究还是坚持下来、顺利实现了当初的梦想。那股持续不减的狠劲儿不正是靠着理想二字做支撑的吗?

第二天早操结束后,常大虎将昨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给中队的官兵做了讲述。早饭后的学习教育时间,他让大家分享各自在部队的奋斗目标,以及今后的人生目标。

“我来当兵,就是想入党!回到家里好安排工作。”“好,那你就应该干好本职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我家庭条件较好,我来当兵,主要想磨练自己,让自己变得成熟、坚强、稳重,回去后不再让父母为我操心。”“那你在训练场上就不应该偷懒。现在吃不了训练的苦,今后遇到挑战和困难同样会胆怯。”

“我来当兵,想学一门技术,回地方后有一技之长,可在这种地方,能学到什么技术呢?”“即使学不了技术,但可以养成勤奋上进的品格,这才是立足社会的基础。越是艰苦的环境,培养出来的品格越坚韧……”

每一名战士说出自己的目标后,常大虎都会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加以引导和鼓励。他最后说道:“土地干旱、荒凉和贫瘠,兴许可以作为某些娇柔植物无法生存的理由,但对于理想的种子而言,却没有限制。”

一场心贴心的交流,使得战士们的干劲儿开始回暖。感到欣喜的常大虎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培养大家的读书爱好,鼓励大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他经常对战士们谈他自己对于读书意义的体会:“读书,能改变提升一个人的思想,拓宽一个人的眼界和胸怀,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经常读书,热爱读书,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历史上的许多成大事者,都是读万卷书的。”

道理讲过了,起初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有效调动大家对读书的积极性,每天清晨讲评完早操后,常排长便带着几个自愿加入的战士捧着书在室外读。他还特意从支队争取来了200多本书,将书归类放置,又自掏腰包订购了一些国内的知名杂志。每次读到好文章,有心得体会时,便主动与大家分享。久而久之,大家纷纷拿起了书本。

“你们中的一些人不是喜欢看星星吗?现在,你们可能觉得,在这信息闭塞、环境偏远的地方,你们的理想就如那星空般遥远。但是,只要你们愿意坚持并为之积蓄能量,终有一天,星空也会触手可及。而读书,就是很好的一种蓄能方式。”再次组织动员时,常大虎说出这番鼓励的话,第一次在排点收获了战士们的掌声。

一个多月过去后,排点有了更加可喜的变化。不仅大家读书的热情越来越高,训练场上互相比拼、互相鼓劲的现象越来越多,战友间的情谊也变得越来越深厚。一名战士家中遭遇雪灾,排点的20名战友自发的捐款就达到了2600多元。那时候,一个上士一个月的工资只有700元左右,一个义务兵每月只有二三百元的津贴。

下半年,排点的秦小军等4名同志如愿考上军校,成了原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的新学员。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一个名叫葛文仙的战士依然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葛文仙当时是一名列兵,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一次晨读时,我看到他手里拿了一本厚厚的哲学类书籍,我不禁瞪大了眼睛,好奇地问:“这书你能读懂吗?”

“已经读了7遍了,刚开始读时不懂,但读的次数多了,就慢慢地有感觉了,并且越读越有意思,越读越有收获。”

当时,对于他的回答,我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是,20年光阴过去后,当我偶然得知,当完两年兵就退伍回家的小葛已经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董事长,还经常到全国各地做演讲时,我想,在部队养成的热爱读书的习惯,一定给予他此后的人生莫大的帮助。

这些年,由于工作岗位的调动,我一直没有机会重回排点。但我一直感激那段短暂的时光。在排点,我充分体会到了乐观、奋斗与坚持的意义,而持续不断的读书学习,就是升华理想、实现理想的翅膀。

去年7月,我们的老排长常大虎因病去世了。在与当时考上军校的老战友李贵军聚会时,我俩又聊起了那段岁月,都感慨万千。常排长那句话还在耳边萦绕:“站在戈壁望星空,只要坚持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终有一天,星空也会触手可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