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用更多“好课”点亮思想之光


■杨恪公

“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近日,电视文化类节目《一堂好课》,在央视播出后,被网友盛赞“有价值、有营养、有意义”。一堂以“爱国”为主题的思政课,何以打动观众尤其是“网生一代”的青年群体?这个现象值得我们领导干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深思。

“人生处处是课堂,人生处处遇名师。古往今来,兴衰罔替。唯有名师好课,熠熠生辉。”正如主持人在开课前所说,“课堂”是点亮思想火炬、启迪人生智慧的地方。第一堂好课由国防大学原教授金一南担任主讲人,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北京大学学生宋玺,青年演员黄景瑜和屈楚萧担任“课代表”,共同为观众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和“怎样才能真正地爱国”的时代命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帮助青年人扣好第一颗扣子的课程。被称为“拇指一族”的青年官兵,有着独特的认知习惯、接受方式和审美诉求,但他们并非拒绝崇高,而是不喜欢板着脸的说教;并非“装睡的人”,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哲学家卢梭说过:“你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我们在开展政治教育时也应像《一堂好课》那样,从理念、形式、内容到手段都不断创新,才能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政治教育应该有“知”有味。金一南教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热血的故事,讲述了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史和百年复兴的辉煌奋斗史,把宏大的命题讲得明白透彻。智乃进德之基。新时代的官兵越来越渴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越来越需要用知识开启心智,用知识提升境界。习主席对思政课曾经提出要求,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既应在“有知”上用力,提供尽可能多的思想上的健康食材,还应在“有味”上用心,让官兵更好地吸收营养。

好的政治教育应该入心入脑。政治教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绝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既有高抬头率也有高点头率,既有意义也有意思,既有高度也有温度。莎士比亚说过:“充实的思想不在言语的富丽,它引以自傲的是内容,不是虚饰。”然而,个别单位在搞政治教育时,热衷于语言高端化、过程形式化,喜欢四六句、八股腔,动辄VCR、PPT,出现“形式重于内容,过程重于效果,痕迹重于走心”的现象。个别官兵宁愿站岗执勤也不愿上政治教育课,“不走心”是一个重要原因。

好的政治教育应该形美神美。美的力量能拨动人的心弦,打动人的心灵。《一堂好课》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让3位“课代表”和方志敏烈士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是因为你们的呐喊,一个个后来人高举旗帜,力辟新天;正是因为你们的尽力,今天的中国人终于可昂首站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内容、形式与表现力的完美统一,既能给官兵以知识的增益、道德的熏陶,也能给官兵以美的享受、真和善的升华。

好的政治教育者应该传道明道。习主席曾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政治教育者只有“信自己所讲的、讲自己所信的”,课上课下一个样、网上网下一个样,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合一,官兵才会读懂你、跟随你、成为你。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政治教育者应认真对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丰富学识素养,增强人格魅力,提升教育技能,坚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官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官兵、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官兵,努力为广大官兵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