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幽默“防弹衣”


■晏 良

婚姻生活中,吵架是难免的。冲动过后,我常常会后悔。家庭需要用心维护。当和妻子发生摩擦时,我常会选择用幽默的方式“刹车”止架。

一天,妻子拨打电话,我不方便接听,只能“充耳不闻”。她继续呼叫,我直接挂断,如此“爱搭不理”,“战争”一触即发。后来,视频接通,妻子鼓腮帮,喘粗气,做出一副要“喷火”的架势。她质问我“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何拿你出气”时,我笑答:“这么说就见外了,好像我没错就不能让你说几句似的……”她转怒为喜,很快忘记了之前的不悦。

后来,我渐渐学会通过揣摩妻子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她的“情绪指数”,一旦预感到情势不妙,立刻采取补救措施。今年夏天休假时,久未见面的好友接连约我小聚。起初,只要好友相约,妻子都会欣然同意。每次出门前,她必定将我精心打扮一番,让我光鲜亮丽地出现在好友面前,还驾车将我送到目的地附近,让我准时赴约。渐渐地,我有约必应,不承想却冷落了妻子。一天晚上,聚会过半,妻子打来电话,严肃地称呼我为“晏良同志”,并对我说:“吃完早点回来,我们开个家庭会议。”尽管隔着手机,我依然能感觉到她的发火指数逼近五颗星。于是,我先行离席,快步走到附近的卤菜店里要了几份家人都喜欢吃的小菜。

“哎哟喂,你还知道回来,我以为你迷路了呢。”我开门进屋,妻子话里有话。

“我闻到了家的味道,就回来了。”我嬉皮笑脸地拿出卤菜,并称自己在外只吃了五分饱。我知错就改,获得了妻子的原谅。那一晚,一家人相互夹菜,边吃边聊。我也痛定思痛,心里暗暗立下了“探亲期间不冷落亲人”的规矩。

在我家,错的一方如果“积极认错”,可以获得“宽大处理”。

或许是军人雷厉风行的习惯使然,刚结婚时,我奉行大男子主义,乾纲独断。终于有一天,妻子不再迁就、奋起“反抗”。“我是你的妻子,不是你的下属,你做事能不能征求我的意见,考虑我的感受?”她的话没毛病。想想每次深夜到家,有她温暖的等待、未凉的饭菜,我身在福中,理应更加爱护她。于是,我劝她消消气,不要拿我做错的事来惩罚她自己。正视问题后,我家唱起了“二人转”。遇到问题,我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后会加上“好吗”或是“你看如何”等带有征询语气的尾句,妻子感受到了我的尊重,一个劲地表示同意:“我觉得不错,就按你说的办。”

常言道:“哪有舌头不碰牙。”夫妻之间免不了磕磕绊绊,特别是两地分居的军人家庭,出现矛盾在所难免,这就考验军人的耐心和情商。有时,幽默斗嘴,也能让爱人破涕为笑,使感情化危为安。

前年,我因执行特殊任务,将近半年没和妻子联系。复联后还没来得及寒暄,她张口就说,“你给我听好了”,然后便像机关枪扫射似地将我一顿批评。我接连“中弹”,却笑而不语。

“你咋不说话?”尽管妻子说话的语气有些刺耳,但我还是和颜悦色地说:“你不是让我听好吗?我享受了,好听。”

她认为我有意敷衍,拉大嗓门质问:“你长着耳朵和嘴巴,既要听,更要讲。”

闻罢,我回答:“人只有一张嘴,却有两只耳朵,听到的当然要比说出的多一倍。”

妻子余怒未消,不依不饶:“你这样强词夺理,像话吗?”

我以退为进,巧妙回应:“像画——像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字画。”妻子听罢,“噗嗤”一声笑了。

我常常以“羡慕你找了一位好老公”的诙谐语言自夸,妻子嗤之以鼻,可当我说,“老公不是诗人,赞美不了你的美丽”,妻子竟然承认嫁对了人。关注过我微信朋友圈的战友,都知道我爱炫妻,这个习惯我会一直保持。因为,给妻子鼓掌,就是在给自己的幸福生活加油。

亲爱的战友,家庭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绊绊、口角摩擦,当发生摩擦时,请尽量管控好自己的脾气,多想想爱人的不易。摩擦没有什么,关键要及时处理,学会止架。

让我们收拾心情,向幸福出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