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买书的感悟


■徐成文

读书人把书视为自己的生命,最怕把书借出去收不回来,古今皆然。所以,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读书人借书、收书的佳话。

我自认为“喝”了几瓶墨水,在文学圈子里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可至今收效甚微,除了有些小文闪现在各地报纸副刊上,几乎没有弄出个长篇巨著来。归其原因,还是自己吸收的东西太少,肚子里没有“货”,写起东西来自然就干瘪空洞。于是,我拼命阅读,以此来充实自己。

蜗居在小城,距离一家书店几脚板的路程。本以为占尽天时地利,完全可以利用休闲时间去饱览群书。到了书店,我东翻翻西看看,像猴子掰玉米棒子一般,总觉得这本不错那本也不赖。一个上午过去,除了知晓了几本书的内容梗概外,我一无所获。

扫兴而归,妻问收获几成,我倍感惭愧,无言对答。“要是你喜欢,就大大方方买回来,好好读读!”妻的话,一语点醒梦中人。

下午,我再次奔赴书店,毫不吝啬地掏出两张百元大钞,将自己心仪的几本世界名著买回家中。我把自己封闭在书房,拿出笔,一边阅读一边勾画,时而被书中幽默的语句逗笑,时而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悲叹。我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了书本。

那段时间,我工作归来,如当初升学考试一般,拒绝电视剧、网络的诱惑,彻彻底底埋头于书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一月不到,我收获颇丰——几本名著被我“啃”完,还写出不少的读书心得,有几篇还见诸于报端。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读书也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据我观察,现在经常买书的人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纯粹的学生,为了前途命运,寒窗苦读;第二类是我等自诩为“文人”的人,勒紧裤腰带省下早餐钱,看到中意的书也会倾囊而出,买回家去;第三类是那些有了钱却没时间读书的人,为了在人前“文化”一把,买回各种精装本,摆放在办公桌后面的书架上充门面。我是第二类人,本来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买回的书哪有不认真读的道理?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啊!

由此,我有了感悟:书非买不能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