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盛产威宁细鱼的深情草海,坐落在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中秋那天,我们奔赴草海,想去看望在湖畔吹笙的阿彩。一路上,不断有黑颈鹤迎面飞来,这些被当地人称为“神鸟”的黑颈鹤,每年9月都要从远方赶赴草海,像赶赴一场盛大的约会。当我们刚一走近如高原瞳孔似的草海,那重重叠叠、漫无边际的芦苇和蒲草便迫不及待地拥了过来,难怪人们要叫它“草海”。
望着空中盘旋的黑颈鹤,我们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哦,原来残阳如血的湖畔,少了那如泣如诉的笙音。苗寨的老阿妈娜吉噙着泪告诉我们:去年春上,一场疾病夺去了阿彩婆婆的生命,从此,湖畔没了吹笙的人。
我们是在2016年秋夜宿威宁时邂逅阿彩的。客栈老板娘说,这位90多岁的阿彩婆婆每当月圆时都会到草海畔吹芦笙。
这里有什么故事吗?晚饭后,我们沿着湖畔走了不远,就见湖畔山坡上一座红军烈士的坟茔。坟碑上镌刻着一行大字:“江山作证,长征精神放光芒”。那一行大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忽然,一缕笙音从湖面飘来。循声望去,皎月下,一位苗族老人正独坐湖畔专注地吹奏芦笙。向导果纳说,她就是阿彩婆婆,并将我们介绍给阿彩相识。随着娓娓的诉说,一段凄美的爱情往事从草海深处走来……
当年,苗寨青年阿龙吹响的笙歌总能让苗寨最漂亮的阿彩姑娘怦然心动,月夜下的柔情湖水也常常映出两个人的身影。1936年,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的红军长征到达毕节,在当地百姓心中很快燃起了革命的火焰。贫困的毕节人为支持红军,许多人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热血沸腾的阿龙也在其中,阿彩等苗家少女则连夜为红军将士赶制了崭新的服装。
部队出发时,阿龙与阿彩在草海依依惜别。阿龙说,等穷人都有好日子过了,他就回来娶她……
那晚,年迈的阿彩笑意盈盈地告诉我们,阿龙走的那晚月亮正圆,她吹着阿龙留给她的芦笙为他送行。从此,每当月圆时,她都会到草海畔吹笙,那缠绵的笙音犹如不变的恋曲,默默地、苦苦地、痴痴地守候阿龙归来。
后来,红军的队伍打回来了,阿龙却没有回。有人说,阿龙过草地时被泥沼吞没了;也有人说,队伍翻越雪山时路旁有个冻死的战士很像阿龙……不管别人怎么说,阿彩都坚信,她的阿龙不会死。
又过了好多年,阿彩老了,一辈子为她婚事操心的父母也已过世,可阿彩仍到湖畔吹笙。
那个夜晚,阿彩瞅着湖中成双结对嬉戏的黑颈鹤,认真地说:“阿龙哥一定会回来娶我的。你们瞧,鸟儿都恋着对方啊!”
草海的水起起伏伏,阿龙没有回;黑颈鹤去了又归,阿龙仍未回。现在,阿彩也走了。只有那支锈蚀的芦笙还伴在一旁,好像随时都能飘出动听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