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红色基因注入血脉,英雄精神传递力量。强军路上,大批年轻的红色传人正在不断涌现。请看来自第74集团军某旅的报道——

“金牌林”里,新生代拔节成长


■本报记者 张磊峰 特约记者 周钰淞 通讯员 周 盼

初冬时节,岭南腹地。第74集团军某旅“狼牙山五壮士连”正在连队旁边的小树林里,组织新毕业学员当兵锻炼的入连宣誓仪式。阳光映照在10名年轻同志坚毅的脸庞上,折射出青春的光芒,“爱党忠诚,坚贞不屈,英勇顽强,敢于牺牲”16字的连训,在林间久久回荡。

宣誓为啥安排在树林里?“这片树林被大家称为‘金牌林’,每名在旅以上比武中夺冠的战友都能入林栽下‘金牌树’。如今,这里已成为连队激发官兵弘扬‘五壮士’精神的有效载体。”指导员周琪偲解释道。

眼前这片林子约摸有两个篮球场大小,自1984年种下第一棵大叶紫薇树,而今已傲然挺立着65棵蔚然成林。每棵树上都挂着一块亮闪闪的金色铭牌,记录着夺冠官兵的相应项目和姓名:全军军事三项比武冠军吉勾日且、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刘传波……

漫步林中,一棵新栽不久的小树引起了记者的关注,铭牌上清晰地写着:黄达结,2018年南部战区陆军后装专业比武第一名。

“1996年出生的黄达结是目前‘金牌林’中年龄最小的夺冠者。”周琪偲语带自豪地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官兵们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践行强军目标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连队夺冠的年轻尖子不断涌现。”

正如周琪偲所言,铭牌上一批年轻的名字依次跃入眼帘:杜檾,23岁,“国际军事比赛-2016”“晴空”项目中勇夺两项第一;许俊彬,23岁,斩获旅“决胜尖兵”比武战斗体能和自动步枪射击双第一;舒君,21岁,夺得旅“决胜尖兵”比武五公里武装越野和400米障碍双桂冠……近5年来,连队在各级各类比武中夺冠的尖子越来越多,年龄也普遍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平均年龄只有22岁。

“其实我的起点并不高,真没想过能在上级比武中拿冠军。”面对采访,黑黑瘦瘦的黄达结显得从容淡定。

这份淡定或许跟他的经历有关:2016年,当时已满20岁的黄达结从上海某酒店辞职回到老家广西应征入伍。

下连当天,连队就组织全体新兵在“五壮士”雕像前宣誓;每到晚点名时,全连官兵一起替“五壮士”答到;连队有人外出参加比武,出发前向“五壮士”承诺,载誉归来在“金牌林”种树……黄达结坦言,从那时起,自己开始感受到这个连队的“不一样”。

而在参加连队“讲述金牌背后的故事”活动后,黄达结说自己彻底被震撼了,“前辈们听党指挥写下精武传奇,我也要练就过硬本领续写英雄荣光。”恰在这时,战区陆军后装专业比武的消息传来,原本军事素质并不拔尖的他毫不犹豫选择“拼一把”。艰辛的过程难以还原,但结果令人震惊——黄达结军事理论成绩取得第三名,射击、障碍赛均获第一,最终荣获总分第一名。

“面对‘五壮士’雕像,我懂得了什么叫忠诚。在‘金牌林’里,我内心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黄达结朴实的话语,透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种子能够破土成长、不断拔节,还得益于肥沃的土壤和悉心的培育。”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介绍,古田全军政工会召开以来,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不断回归,旅里充分发挥荣誉连队的酵母作用,统一制作了12张清晰反映旅队和营连红色脉络、英模单位精神内核的“红色基因图谱”,帮助官兵厘清“我们从哪里来”;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谈”“强军大讲坛”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官兵知道“要到哪里去”。同时,他们还进一步拓展像“金牌林”一样的红色传家宝的外延和内涵,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红色血脉后继有人,年轻战士续写辉煌。去年参加上级演习,连队22名满服役期的义务兵主动递交申请推迟退伍,并出色完成了所担负的演习任务,受到各级一致好评。

78年前,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马宝玉等5名八路军战士英勇战斗,宁死不屈,用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今天,在这个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连”的连队里,一批批年轻的新生代力量行进在英雄注视的目光里,奋力拔节成长。

夕阳西下,“金牌林”闪闪发光。黄达结和年轻的战友们收操带回、途经林旁,“爱党忠诚,坚贞不屈,英勇顽强,敢于牺牲”的连训响彻云霄,涤荡心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