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红色历史中抒写精神之美

——长篇传记《洪学智》创作谈


■张子影

长篇传记《洪学智》(人民出版社)终于出版了。对洪学智将军的认识和书写,是我一次宝贵的、难得的体验;是创作手法和写作水平的一次较大的突破;是智慧、耐心、体力、技巧的考验,也是人生理想、思想境界的道德洗礼和精神升华。自2010年4月23日进入工作开始,直到厚厚的三卷本成书放在案头,长达八年半的时间,种种经历令我百感交集。

关于战争、命运、成长,关于军人的使命、责任以及牺牲,一向是我最为关注、最愿投入的选题。这一次为洪学智将军作传,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我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循着洪学智将军的革命历程,前往洪学智将军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北京、安徽、河南、湖北、山西、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陕西、青海、内蒙古等地的24个市县,参观寻访各地纪念馆、党史办、革命遗址或烈士陵园近30个,地面行程六千多公里,直接采访有关人员500余人次。还对在京的军地档案馆等单位进行了走访及资料收集,不仅收集到了最为真实、全面的第一手素材,更有了在真实环境和情境下的切身体验。直到我确认能游刃有余地构建人物历史脉络,才开始动笔。

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严谨态度,本书中所有人物,只要有名有姓的全部来自真实的人物,全部依据准确真实的采访完成。

认真、持续的情感投入让我保持着一种特殊状态,我常常会在迥然不同的场景里,跟着主人公及其他周围的人物角色跳进跳出。传主长达78年的革命历程,风云变幻,气象万千。我在此之前的创作历程中,无论是小说、诗歌、戏剧还是报告文学,都没有如此繁盛、丰富的体验。

将帅传记类的作品在图书市场上数量不少,国内外的人物传记我也读了很多。部分作者用历史资料做背景,加上一点文学化的描写就算完成。在文本叙述方式上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体式和腔调,往往强调严格忠于史实而疏于文学的营造,这种虽然“安全”但平面、单调、刻板的表达方式是有欠缺的。怎样从这种一般的表达方式中突围,对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我看来,一部作品成功与否,很重要的因素是控制力与风格,后者更像是一种标志。我要求自己给故事找到最佳的展开方式,在众所周知的熟悉党史军史背景下,同样的人群,同样的环境,我希望做出独辟蹊径的表达。

穿过历史的尘烟向当年望去,一个17岁的年轻人,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加入革命队伍后,从此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在完全陌生的战场上置身生死血火,他会经历什么?

我想让传主为更多人所知,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于是我耐心地写,细致地写,用了大量细节代入和还原情境,普通、平凡,却精准、妥帖,动人心魄甚至尖锐刺骨。叙述形式上,随心所欲自由出入,细致入微地描摹人物情感的脉络,让人物有自己说话的声音,这是小说和戏剧写作训练中的基本功,对纪实性的写作同样重要。

洪学智自1928年加入革命队伍,到2006年因病去世,78年的革命生涯,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我党我军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他曾经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漫长的任职生涯也堪称传奇。洪学智一生经历丰富,命运起伏蹉跎。他是战将,又长期从事政治、教育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在陈毅领导下的抗大五分校任职,并临危受命担任新四军盐阜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跟随黄克诚到了东北,任我军历史上第一位“铁道司令”, 在四野任“旋风六纵”司令员;作为前线指挥员指挥了万山群岛战役;抗美援朝时期作为彭德怀的副手,任志愿军副司令员,以有力的后勤保障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创造了“打不垮炸不断”的后勤保障线,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庐山会议”后受冲击,“文革”中受牵连,下放到长春等地前后长达1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邓小平提名复出,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主抓国防工业;他先后两次出任原总后勤部部长,后任军委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我以人物成长经历的时间先后为顺序,通过一系列精选的故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再现人物的特殊经历和命运,展示人物的伟大情怀。军人品质是他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他对党对事业忠诚无畏,坦荡正义又富于谋略;立场坚定,百折不挠;他经验丰富,又不断创新;他品性高洁,律己厚人;他是忠诚的战友、得力的干将、宽厚的领导、风趣的师长,是慈爱严格的父亲,也是深情的丈夫。

这样一部长篇作品,我面临写作上的巨大难题是结构的严密性与行文的连贯性,还有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人物形象要清晰,必须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在写实的基础上,还要赋予文本生动鲜活、跌宕起伏的叙述风格;注重修辞语言、比兴的使用,强调叙述节奏的疏密铺陈、缓急轻重,既要气势磅礴又需娓娓道来;作品不仅要有史料价值,更要有艺术生命力。

作品要深入人心,作家就必须对传主的生活和生命进行深切体察和严谨探索,积累、经验和耐心缺一不可。想要写出好作品,作家必须用足够长的时间俯下身来,专注甚至要达到入定的状态。这部120万字体量的长篇作品,我前后修改了15稿。无数个夜晚来临,我守着这部作品直到东方发白,多少艰辛不为人知。这部作品的写作,让我放弃、调整了既有的写作计划,也让我的人生因此而更加厚重。

我专注地写,一遍遍修改。不知疲倦或者忍受疲倦的日子,总有激情和向往,因为人物在我的文字中活着。

在这个高扬主旋律、呼唤真英雄的时代,我相信这样一个真实有力的人物可以唤起人们心中的激动、情感和正义。这样有血有肉、有人情有精神有信仰、有担当有情趣有作为更有贡献的传主人物的出现,将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激励人们,坚定信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如此说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壮丽的人生、精彩的故事可以永远留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