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那些歌声那些兵


■郑蜀炎

作者小记
郑蜀炎,原解放军报社高级记者。从事军事新闻工作30多年,曾参加西南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抢险救灾及重大典型宣传任务。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套用英国诗人狄兰的名句:“通过绿色的导火索,催开花的动力。”记得当时人年少,军营有歌人有情。那些歌声和旋律,真真如同导火索,点燃了遥远边关的青春年华。

我入伍来到一个单独执行边防勤务的连队,由于驻地偏僻,加上那个年代方方面面条件的制约,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很难被顾及。就连最简单的唱歌,也处于“三无”状态:一无规范的词和谱,二无专业教歌教员,三无任何伴奏音响。

青春如旭日,情怀不可遏。一群精气神充沛的年轻士兵据守边陲军营,岂能无歌?任何条件下,战士都能歌之咏之。

执勤训练任务很重,连队不可能专门安排时间唱歌娱乐。于是,早操时和晚饭后如遇大雨(小雨操课计划不变),原先计划的其它活动就改为唱歌时间。南疆边地雨水多,大家都说,这是老天爷对我们这些年轻歌者的格外眷顾。

没有词和谱,也没人教唱,可年轻人心中揣着一本谱、口里藏着百首歌。连队歌咏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某一善歌者首先开嗓,凭着记忆选唱自己熟悉且拿手的歌,接下来便是一人领之,众人和之。数曲歌罢、情涌心中,歌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共饮薄醉,颇倾肝胆”的境界。此刻,即便是被群嘲为“男沙音偏左”的嗓门,也毫不怯场,纷纷争当下一曲的领唱者。

如此信马由缰的放歌,偶尔也会碰到旋律很熟稔,就是一下想不起歌词的卡壳之窘。但这根本不是问题,大家以一阵“啊啊”之声很快就过渡到下一句。今天想起,这般情景真有点白居易笔下“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的意味。

当然,这种没有歌谱、“口口相传”的土唱法也带来一点遗憾,就是由于各地方言的口音问题,常常造成歌词的误传。比如在《远飞的大雁》里,我们一直把“捎个信儿到北京”唱成“捎颗心儿”。意思当然没错,只是参加军民联欢时被县宣传队的小丫头好好取笑了一番。还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们一直这样唱:“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悄悄地告诉他……”为什么要“悄悄地”呢?我一直想不明白。存疑多年后看到歌词,方知人家唱的是“骄傲地”……

连队有一老兵,会拨弄几下吉他,突发奇想要为连队写一首连歌,说是让我作词由他谱曲。受此重托,激动得我一连好几班夜岗都深陷于构思的状态,憋出了几句大约是“胸有朝阳守边陲,血洒江山誓不归”之类的句子,在连队的黑板报上受到一番热捧,但那首连歌却一直不闻其声。

其实,有关歌声的记忆,最让我刻记于心的是我的班长。有一天晚上,连队步行去5公里外的县城广场看电影,放的是刚刚“解放”出来的《英雄儿女》。电影中的人物、故事及插曲(后来才知道叫《英雄赞歌》),在那个夏夜的星空下是那样地激奋和感动着我们。回来后,大家意犹未尽,想着把那首令人热血沸腾的歌复原出来,可哪有那么容易?你拼我凑,许久不得要领,也就放下不提了。

没想到事情并没完,几天后上级转回一封发自我们连队的信。收件人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王芳”,而寄信人就是我的班长。

一看信的内容,大家都宽心一笑,信本身不仅没毛病,而且还有点感人。一是表达向英雄兄妹学习的决心,二是代表连队索要电影插曲的歌谱。虽然乱写信不靠谱,但他实实在在地是在为连队找歌寻谱,也算功过相抵吧——指导员最后下了如是结论。

因为有了这段记忆,《英雄赞歌》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也因为生命里有了那些歌声那些兵,不论现在拥有多高档的音响、多丰富的曲库,当年连队会议室里那些跑调走音不绝于耳、但却酣畅淋漓的歌声,始终让我念念不忘、心向往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