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治未病者最善医

■孙 进 刘 俊


●像关心肌体健康一样关心党性修养,常补精神之“钙”,常思贪欲之害,筑牢思想之堤,夯实品行之基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联想到纠治作风问题,“治已病”不如“治欲病”,“治欲病”不及“治未病”。

治终者必先治其始。君子敬始而慎终,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需要好的开端。古人治水,先疏其源头,则能防止祸患长流。若开始即错,宛若两线相交,行之愈远,偏差愈大。祸患常积于忽微。有的党员干部不善治其始,随着职务晋升,不注重约束言行,逐渐由小及大,逾越底线,最后栽了大跟头。治其始就要治享乐之始、懒惰之始、奢侈之始,切实把好思想开关,将细微之偏差纠治在萌芽状态。还应明确红线、底线,于言行之外、法理之中审度“为”与“不为”的界限。历史证明,只有从始至终审慎谦谨,才能获得善始善终的安心无虞。

治表者必先治其里。古人提出的“以忠,则表里如一”,不仅是一种兼顾表里的干部考察方法,同时也为党员干部修身提供了借鉴,树立了标尺。“理想信念是总开关”,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员干部如果不注重内修自身,而是热衷于“面子工程”,绞尽脑汁玩“花样”,脱实向虚,最终必将陷入泥潭难以自拔。知为行之始,治其里需要我们学善知、审善行、结善友,把剔除思想上的杂质作为防病之要,主动养浩然正气、祛不正之风。如此,方能内外相济,无惧侵扰。

治长者必先治其常。古人云:“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远离“四风”之疾,就应有防患未然、警钟长鸣的忧患意识。明代张瀚初任御史,王廷相给他讲了一则见闻:他乘轿进城,轿夫穿新鞋怕弄脏,择地而行,进城后不小心踩入泥水,就“不复顾惜”了。王廷相由此发出告诫:“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由此可见,作风问题要在治常,防止问题由“第一次”衍变成“每一次”;贵在建立思想“防火墙”,做到时刻警醒、常抓不懈、未雨绸缪;更要常修行为之叶,常培作风之土,常思思想之过,不给作风问题留任何缝隙和空档。

人眼向外,善于发现别人的问题,却易忽略自身的症结。因此,党员干部不仅需要“独善其身”,还需要“相善他人”。治未病体现的是能力,考验的是心性,反映的是决心。在自身修养方面,党员干部应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像关心肌体健康一样关心党性修养,常补精神之“钙”,常思贪欲之害,筑牢思想之堤,夯实品行之基,以刀口向内、常抓不懈的自我革命精神,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作者单位:武警安徽总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