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大国军人的和平使命
■陆军某旅营长 李庆昆
我曾于2013年、2018年两次受命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先后任警卫分队副中队长、中队长。回首600多个紧张的日日夜夜,有枕戈待旦的高度戒备,也有弹片横飞的惊险瞬间;有冲锋陷阵的战场记忆,也有激动荣耀的授勋时刻。
2013年,得知单位奉命组建维和警卫分队的消息时,正在备战全军特种兵比武的我十分激动,第一时间报了名。
团领导明确回答:“想去维和,先拿比武成绩说话!”我知道,这既是军令,也是考题。于是,我加班加点训练,在赛前急性肠炎发作的情况下,与全军特战精英激烈角逐,最终夺得3金1银1铜,拿到维和出征的“资格证”。
2014年5月,马里政府军与反政府军展开激烈交战,战火迅速向中国任务区蔓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局,指挥部决定,在反政府武装阵地前举行一场实弹战术演习,以武慑敌、以慑止战。
誓师大会上,指挥长突然发问:“谁来打第一枪?”现场气氛瞬间凝固起来。大家都知道第一枪意味着什么:打好了,扬我军威,屈人之兵;打不好,长敌气焰,局势难测。
我挺身而出:“我来打!”演习当天,靶场周围出现多股不明身份武装人员。我迅速据枪、瞄准、击发,150米外目标应声爆裂。随后大家火力全开,靶标被打得千疮百孔。见状,不明身份人员悄然离开。
演习过后,据联合国马里维和特派团相关部门通报,反政府军在距我维和营区10公里处划定“停火线”。不管仗打得多么激烈,他们始终没有越过雷池半步。一位肯尼亚记者采访时说:“你是我见过最厉害的特种兵!”
在马里任务区,我们每天与爆炸相伴、与袭击相邻,枕着枪声入眠,听着炮声醒来。维和战场情况复杂多变,既要有胆,更要有谋。抵达任务区不久,我奉命带队护送联合国官员,途中需经过一段10公里长的“死亡之路”。这条路上,地雷爆炸不断、恐怖袭击频繁,已先后有数十名他国维和人员伤亡。
为安全通过此路,我们事先进行了缜密的战场勘察和实案演练。然而,车队到达某路段时,突然发现前方情况异常。我果断下令,后撤500米做好战斗准备,并采用第二方案变更任务路线。第二天,据特派团通报,马里政府军和法军在附近路段遭遇路边炸弹袭击,造成1死3伤。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真实残酷,如果我当时稍有疏忽或未当机立断,后果不堪设想。
走过硝烟方知和平可贵,走出国门更觉祖国伟大。2018年6月8日,马里总统大选前夕,3名联合国雇员被恐怖分子开枪打伤,被紧急送往中国维和部队医院抢救。
由于血源不足,我临危受命去机场取血。在通往机场的一条必经道路上,突然出现两辆武装皮卡,没有任何派别标识,过往车辆纷纷掉头避开。
怎么办?时间紧迫,我毅然指挥车辆继续前行。到达皮卡附近,我刚下车准备交涉,几名武装分子就把我团团围住,齐刷刷地端起了枪。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我的心不禁一紧,正准备按照预案应对,没想到一名武装分子指了指我们车上插的五星红旗,跟同伙一阵耳语后,便挥手示意我们离开。
一场生死对峙,就这样意想不到地化解了。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危难之际,五星红旗就是最好的“通行证”。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走到哪里都昂首挺胸,遇到什么都无所畏惧!
两枚厚重的和平荣誉勋章里,也有家人的一半功劳。记得第一次出国维和前夕,母亲突发脑梗住院。她伏在我耳边颤巍巍地说:“庆昆,放心去吧,在外注意安全!”当我再次戴上蓝盔,奔赴马里时,儿子刚出生17天。我在心中默默念叨,待到任务凯旋日,正是返家报喜时!
勇当向战而行的特战尖兵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某部大队长 李玉峰
和平不是馈赠,安宁还需守护。危难关头,有我们这样一群人,知险不避、向战而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挺起钢铁脊梁。
5年前,我带队赴某地执行反恐维稳任务。初冬的一个下午,正当我们在街上巡逻时,暴恐事件突然爆发。一时间,浓烟滚滚,暴徒疯狂嚎叫,挥舞着砍刀,群众四散奔逃。
队员们下意识降低重心、抬起枪、瞪大眼睛。我刚想下令处置,却发现情况不对——事发地域没有建筑物遮挡,极有可能误伤群众。如果迂回,队员全部暴露,受到攻击的风险将急剧增加。
但我们必须选择迂回!没走几步,我们被暴徒发现。暴徒开始向我们投掷燃烧瓶。这时,车后突然跳出一名暴恐分子,拿着砍刀扑来。我们果断处置,短短几分钟后,事件被迅速平息。
躲避的群众走出来,向我们竖起大拇指。一名趴在地上的母亲,告诉怀里的孩子:“我们得救了!是武警叔叔救了我们!”
经常有人问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其实,生死一瞬,来不及多想,爆发的完全是一种特战队员的本能。而这种本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源自多年教育培养催生的使命责任,它更需要长期艰苦训练积淀的肌肉记忆。
记得刚入选中队时,我被列为“狙击手”预备队员。一天深夜,我们被带到荒郊野外的坟地。突然,我的肩膀被重重拍了一下。我吓得立即跳了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是教员。练胆只是第一关,据枪更充满挑战。一次,我连续据枪一个多小时,手腕和肘部酸痛难忍,刚稍微活动一下,教员就突然下令“射击”。我下意识扣动扳机,子弹远远偏离目标。教员严厉警告我:“作为狙击手,必须随时做好射击准备,不然轻则失败、重则送命!”
为了提高射击精度,我在暗光下练习针穿大米。别人打人头靶,我就打乒乓球和弹壳。超常的训练,使我的射击成绩一直在总队领先,屡次在武警部队比武中获奖。
在一次训练中,驻地武警提出和我们比试“快速更换弹匣”。我派出“快手”滕飞第一个出战。滕飞一气呵成。就在我们以为胜券在握时,对方一名多次处置暴恐事件的排长上场了。只见他一边干净利落地更换弹匣,一边观察四周,还把周边的变化描述了出来。
一场小小的比试,鞭策着我们向实战化进击。从那天起,我每天都组织实战状态下更换弹匣训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抠。为贴近战场环境和实战需求,我们还组建“蓝军”小队,成立“三人互视”小组,努力把克敌制胜本领练到极致。
战斗的日日夜夜,我们多次与暴徒直面交锋,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来,经常有人问我:这么拼命,你到底图个啥?
图啥?我讲一件事,大家就明白了。我们到达任务地域的第30天,接到国庆升旗和现场警戒的任务。这个任务看似普通,但在那时想顺利完成也很难。要知道,在暴恐威胁的氛围里,那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广场举行过升国旗仪式了。我一边组织升旗训练,一边反复勘察现场,做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
升旗那天,开阔的广场挤满了老百姓。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大家的眼睛里充满了自豪和希望。我的眼睛也湿润了,这不正是我们向战而行的价值吗?
受领任务时,我们都会瞒着家人踏上征程。刚结婚的排长裴显东,用249页的日记真实记录了武警特战队员的铁血柔情——参加这次任务,我预定的婚期一推再推。女友佟琳打电话过来:“咱们别等了,先把结婚证领了吧。十指相扣便是吉时!”
17年军旅生涯,15年特战经历,数百次急难险重任务的淬炼,让我成为今天的自己。每当想起抓捕黑恶团伙后百姓的欢呼、抢险救援后各界的欢送、执勤安保后群众的赞许,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特别值!
我的最美军装照
■海军临沂舰上士 郭 燕
很长时间以来,有一张照片让我骄傲不已。那是2015年从战火中的也门撤离中外公民时拍摄的。没想到,照片一经推出便迅速蹿红网络,感动了亿万网友。
我深深知道,让大家心潮澎湃的,不是照片中牵手的温馨瞬间,而是伟大祖国温暖与力量的彰显!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的思绪都会回到4年前那紧张的10个昼夜。
2015年3月26日傍晚,亚丁湾像往常一样平静,第19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正为一艘外籍商船伴随护航。突然,我们接到上级命令:“暂停护航任务,立即向也门外海高速机动,听令执行撤运我国公民任务!”
舰艇随即调转航向,全速驶向亚丁港,第一时间转入战斗状态。那一晚,全舰灯火通明,官兵穿梭于战位、兵舱、驾驶室,恨不得马上把同胞解救出来。
作为舰上为数不多的女兵,我主动请缨加入安检队。安检区设在码头警戒区内,这里直面战火硝烟,离危险最近,也离同胞最近。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一遍遍在脑海中演练安检流程,模拟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
3月29日中午,临沂舰驶入亚丁港。此时,战火已经蔓延至港外,到处是枪炮声、爆炸声。临沂舰所有武器系统处于战斗状态,做好随时抗击的准备。
正在码头上急切等待的同胞们,看到威武雄壮的海军军舰,看到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看到“祖国派军舰接亲人们回家”的巨幅标语,瞬间沸腾了。
“看!咱们中国的军舰!”“我们有救了!”“解放军万岁、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他们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欢呼声、呐喊声响彻海天!看到这个场景,我的双眼湿润了。
分组、登记、安检,在兴奋的欢呼声中,在密集的枪炮声中,我们迅速而仔细地核对124名中外公民的个人信息,同时对人员和行李进行严格检查。
忙碌之中,突然不远处传来“妈妈!妈妈!”的喊声,我转身一看,只见一对夫妻拖着沉重的行李跑向舷梯,身后是惊慌失措的女儿。
我赶紧跑上前,拉住小女孩的手:“小妹妹,不要怕!”看到穿着军装的我,小女孩停止了哭闹,伸出小手紧紧抱住我。我对她说:“姐姐带你上军舰,送你回家。”就这样,我牵着她的小手,一路微笑着走向军舰。这一幕,恰好被随行的战友熊利兵顺手拍下,永远定格。
小女孩转过身,向我敬了一个不怎么标准的军礼。“姐姐,我妈妈说,我们的军舰就是童话里的诺亚方舟!长大后,我也要当海军!”听着她稚嫩的童声,一阵感动涌上心头。也许,这就是我们逐梦深蓝、建功大洋的意义所在吧。
此时,我耳边响起了歌声:“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渐渐地,歌声越来越响亮,我也情不自禁唱了起来,眼泪伴着歌声夺眶而出。39分钟后,撤离人员全部登舰完毕。异国海疆,军旗猎猎,我们的战舰迅即驶离港口。
我们拿出舰上菜库里所有的存货,为同胞准备了六菜一汤,舰员们腾出了所有的床铺。一位女同胞看到官兵在舰艇内部通道里和衣而眠,含着热泪说:“这些战士跟我的孩子一样大,他们就这样躺在冰凉的地板上,我真是心疼啊!你们真是我们的子弟兵。”
去年12月,我们舰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随舰撤回的两位同胞。她们说:“撤侨对于你们来说,可能只是一次任务,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二次生命的起点。以前,爱国可能只是一种态度,但现在却深深刻在心中。”那一瞬间,作为军人,我由衷骄傲自豪。
撤侨回国后,经常有人把我的这张“牵手照”与中东战火中4岁小孩惊恐举手的照片相比较。大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远离战火的年代,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而又强大的国家。
我也认识到,这张红遍网络的“牵手照”,定格了我的一个特殊军旅时刻。网友们不是在认可我,而是在为今日的中国、今日的中国军队点赞。希望大家也能在军旅人生中收获自己的精彩,拍下自己的“最美军装照”。
小岗位有大作为
■空军雷达某旅四级军士长 刘伟修
入伍16年,我每天都在“看”飞机,但我看到的飞机,只是闪烁在雷达显示器上的一个个回波点迹。
我是一名雷达兵,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一个不到3平方米的方舱里,盯着屏幕中上百个芝麻粒大小的亮点,操作鼠标键盘,把发现掌握的情况报上去。
2013年12月29日,我像往常一样,走进雷达方舱。雷达正常开机,随着基线匀速扫描,屏幕上出现密集的回波丛,我全神贯注盯着荧屏上密密麻麻的空情。
突然,东北方向某处一个可疑的回波亮点跃入我的视线。“怎么回事?”我心里一紧,那一带的杂波情况我非常熟悉,什么季节、哪种天气、哪个时间段,会出现什么样的杂波,我都了如指掌。
“这个回波亮点有些不正常!”如同触电一般,我立即警觉起来,检查装备情况、进行反干扰操作,但目标回波仍然没有明显变化。
时间在走,雷达在转,我的大脑也在飞速旋转。基线扫完第二圈,我迅速判定:这是异常空情!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我抓起电话,向指挥室报告。方舱里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站长下令全站转入一等战斗值班,增开另一部雷达。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旅长的电话直接打到方舱:“刘伟修,这批情况只有你们一个站发现掌握。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有没有把握?”
旁边的战友也一个劲儿朝我使眼色,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担心我判断失误。
及时发现异常空情,准确判定、果断上报,不仅是责任、是水平,更体现胆量和担当。“有把握!我确定。”我当时手心也出了汗,但依然果断回答。
很快,担负查证处置的飞机到达目标空域,雷达显示两批目标逐渐接近。这时,我更不敢有丝毫松懈,为了防止目标与查证飞机混淆,我扩大显示比例,紧紧“咬”住目标。
原来,该目标是一架小型无人机,地方测绘公司在进行违规航拍,我也因此荣立一等功。
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初学专业时,我一直在同年兵中“垫底”。测报基础训练,我方言口音重,别人根本听不懂;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打字都是“一指禅”;看着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杂波,我根本找不出哪个是目标。这一个个“拦路虎”每天都在困扰着我。
眼看着同年兵下连不到2个月就独立值班了,而我快4个月还没单放。又一次考核垫底时,我心里特别难受。当晚,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班长李玉树主动过来鼓励我:“我相信你!只要能吃苦,好好练,一定可以单放。”
班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自己暗下决心,要下苦功迎头赶上。从此,我一天到晚泡在训练室,随身带着自制的资料卡片,走到哪儿就背到哪儿,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追着班长问个不停。
一次值夜班,我被装备上的技术问题难住了,连队的技师檀慧文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值班结束,我急忙跑到檀技师屋里请教。“大冬天的,都凌晨一点了,你小子只知道问问问,也不看看时间!”檀技师睡眼惺忪,虽然嘴上怪我,答疑解惑却很耐心。
一段时间里,班长们看到我都躲着走。他们说:“你的问题都是‘连环套’,解决一个还有一堆。”付出总会有回报,我的训练成绩提了上来。
虽然单放晚,我却在同年兵中第一个进入最牛的“一号班”。
国庆节当天,我被邀请到天安门参加观礼活动。看到一架架飞机安全顺利飞过天安门时,我既为参加阅兵的飞行员感到高兴,更为雷达操纵员保障阅兵感到自豪。
军营岗位没有大小,每一名官兵都是大梦想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只要始终牢记自身职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普通一兵同样能够在追梦圆梦的路上走出不普通的足迹,走出一道最美的风景。
整理:杨威、王伟明、高红哲、王宁、杨佳志、王金亮、颜章领、韩亚东
图片提供:王 游、靳海军、郝宽虎
版式设计:梁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