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读书的“讲究”


■刘 进

那天,我到一个风景区游玩,在欣赏古代建筑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幅古人读书的画,觉得很有雅趣。画中,一位古人坐在窗前的桌子边,向着窗外的山间明月,双手捧着书卷,借着一盏灯火安静地读书。

画至此还未结束,仔细观察,我发现,画中的书桌旁还焚了一炉香,读书人的身后放了一只炉子,上面正煮着茶水,侧窗外的竹叶伸进屋里,环境、氛围极佳。

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古人读书就这么有感觉,而生活中,自己偶尔想起读书时,兴致勃勃地翻起一本书,想陶冶一下情操,却不到半个钟头就坐不住了,始终沉不下心、静不下气来。

后来,经过了解,我发现,古人读书是十分注重仪式感的。很多古代名人读书前,一定要净手洁案,拿起书本前必须将手洗净,把桌案整理好。读圣人之作时甚至要沐浴焚香,正襟危坐,仪式感十足。

读书的仪式并非虚张声势,而是创造幽静、舒适的氛围,从而达到内心的安宁。有时候,我想看一会儿书,不是被噪声侵扰,就是看见房间里乱糟糟,书桌上杂物繁多,瞬间没了读书的心情。然而,把房间仔细收拾过后,书桌上放一盆绿植,房间里整整齐齐,再看起书来便会觉得十分静雅,想去触摸书本,想和文字来一场灵魂上的交流。

其实,在我眼中,去图书馆看书也是在追求一种仪式感。在我生活的县城里,在滨河公园边,有一座古代建筑风格的图书馆,名叫“河洲书院”。来到书院门口,那一刻,仿佛从现在跨到古代,像是穿越了时空。书院建筑为木质结构,加上灰暗的色调,精美的窗花,看起来既古朴又有历史感。踏进书院,图书整齐地摆在书架上,周围有书桌和休息区,暖色灯光令人对书心驰神往。午后在那里静坐读书,迈出图书馆时已是黄昏,烟霞漫天。

明代莫云卿在他的《云卿笔记》中说:“梅花放时,在大石上置古铜器,焚香煮茶,捧读旧典,仿佛同百岁老人,闲谈人间以外的事情。”清代女诗人席佩兰有诗云:“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可见,古代文化人在读书的时候有如此多的“讲究”。从古人的这些“讲究”里,能够让人体会到,读书是一件极为崇高的事情,要心怀敬意,读的是书,走的是心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