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开车回家。飞驰在故乡的田野上,金黄色的水稻随风摇曳,不远处的收割机在奋力工作。田地里虽然看不到镰刀挥舞的画面,但过去的岁月却不由地浮现在眼前。
当年,父母是带着债务成家的。田地不多,生活很拮据。可要强的父母没有一丝抱怨,抱着勤劳致富的想法,做起了买卖大米的小本生意。通常供米需求高峰期是在春节前,父亲只能在数九寒天里忙着收购,之后运送到几十公里外的望奎县。每天凌晨三点,一阵机动车的轰隆声渐行渐远,那是父母出发的信号;傍晚天色渐渐昏暗,熟悉的轰隆声由远及近,那是父母归来的讯息。看着父母操劳的身影,阵阵酸楚时常刺痛我的心。
卖米的过程每次都由父亲把关。一天,见父亲忙不过来,我就走过去帮他称米、封袋。我将游标慢慢定格在100斤的刻度上,米的重量刚好。我拿起封袋机正准备封袋,这时父亲走过来,仔细观察了秤的刻度,又将游标向后移动了两个小刻度,捧了大约2两米放入袋中。我有些不解:“您这是为什么呀?分量够了不就行了吗?有的商贩在卖米时装填95—98斤,却以100斤的重量卖给顾客。”父亲说:“咱家卖的米,大伙儿都说好,不仅质量过关,而且除去袋也能保证足斤足两。买米的人不仅看米的质量,更看人的信誉。亏心的钱,咱一分一毫都不能挣。”那一刻,他“丝毫不差”的做人原则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父亲卖了6年米,质优价廉、童叟无欺的经营原则早已名声在外,他善良、淳朴、坦荡的性格也得到了村民们的称赞。
上世纪90年代的农活基本上要靠人工来完成。秋收之后,村民们都会相互帮忙打稻子。每次去别人家帮工,父亲总是抢着重活累活干。一次,准备收工了,父亲突然发现打稻机附近有一堆碎稻草,这时大伙儿都要去吃饭了,他却执意一个人留下来,把稻草慢慢重筛了一遍,最后足足筛出了半袋稻子。户主看到后很是感激,对父亲连竖大拇指。
岁月更迭,不知不觉间,父亲做人做事“丝毫不差”的原则深深植入我心,成为我的人生信条。车窗外,田野上流淌着丰收的喜悦,回忆往昔,我心中也满溢着对故乡亲人的感恩,我知道,朴实清贫的父亲早已馈赠给我了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