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商勇:一位工匠的极致人生


■唐玉霞 周建龙

人物小传:商勇,空军某军工厂模具钳工高级技师。在2015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中获钳工组第三名,在2018年成都市武侯区职工技能竞赛中获第一名,2019年获“成都工匠”的荣誉。

0.015毫米,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7,这个普通数控机床很难做到的精度,商勇用一把锉刀做到了。

在一次技能竞赛赛场上,商勇用8毫米厚的钢板手工制作了一个组合零件,令现场评委折服。该零件三面间隙小于0.04毫米,精度达到了0.015毫米。“这样的精度,普通机器根本达不到!”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商勇轻松摘取了比赛的桂冠。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浸透着奋斗的汗水。20岁时,商勇来到位于成都的空军某军工厂,成为一名钳工。

一次,车间加工一个直角零件,由于直角零件内部空间狭小,机床的锉刀很难加工到位,看着老师傅熟练操作锉刀,巧妙用力,没过一会直角零件便加工完成。商勇心里满是敬佩。

“只要勤学苦练、用心琢磨,你也可以做到!”师傅的鼓励让商勇有了莫大信心。为了练就这手绝活,商勇开始苦练基本功,锉、削、锯成为他每天的训练内容。为了练习手感,他把自己关在工房里,硬是把10毫米的铁块锉到0.5毫米。经过长期刻苦磨练,商勇练就了一手毫厘不差的打磨绝活。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工厂试修某型发动机的核心部件,该部件属于薄壁筒形件,材料为钛合金。焊修后,局部受热,切面变成了椭圆形,最大外径比原产品多了6毫米,不能满足装配要求。因校形难度大,大家都不敢轻易接手。商勇主动请缨,接下了这颗烫手的“山芋”。他用心琢磨产品的变形规律,自制模具,用一种全新方法在产品的各个变形点施加压力。经过一天的校形,使产品达到了要求,解决了试修难题。

22年的钳工生涯,商勇不仅练就一手绝活,更传承了老一辈军工人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一次,他的徒弟按图纸要求用机器制作了模具,受配合精度的影响,零件安上模具时,总是不能很好吻合。商勇用量具仔细测量后,发现存在0.002毫米的细微误差。

“这么细小的误差,就算是机器制造也无法避免。”徒弟不以为然地说。

“产品质量关乎官兵的生命。99.9%与100%是微小差距,但这可能是生与死的差别。” 商勇严肃地批评了徒弟,说完拿起锉刀一点点修磨。

看着师傅专注的工作态度,徒弟连连赞叹:“师傅,你这哪是做产品,简直就是在雕刻一件艺术品。”商勇将磨好的零件再次安上模具,结果丝毫不差、完全吻合。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钳工全靠手上功夫,要想练好手艺,除了苦练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有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只有把每件产品做到极致,才是最终的标准。”

制图:孙伟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