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朱日和冷风袭人。
战斗的硝烟已散,中校康海春登上了一列满载装备和官兵的火车。
列车缓缓启动。透过车窗,望着眼前这个渐渐远去的亚洲最大演兵场,一幕幕战斗场景,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两年前,随着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推进,勤务保障营首次亮相,康海春被任命为第80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首任营长。自这个新生营诞生以来,他和战友们随同部队两次在朱日和演兵场与专业蓝军交手。勤务保障营的保障能力,也在磨砺中实现跃升。
此时此刻,坐在返营的列车上,康海春的思绪不时在“平时”和“战时”两个频道上切换着。
新体制编制下的勤务保障营,集修理、医疗、运输、供应于一体,不同的工作岗位多达百余个,平时需要长期独立执勤的点位多,人员相对分散,训练与保障的矛盾较为突出,兵力、时间、内容、质量难以有效落实,组织合成训练更不用提了。
在康海春的眼里,朱日和是个全方位锻造勤务保障营保障能力的地方,也是让他无法忘怀的地方。这里,给他带来胜利的喜悦,也给他留下失败的“耻辱”……
凝望着渐渐远去的朱日和“地标”——通信铁塔,尤其是铁塔上“从这里走向战场”那几个鲜红大字,康海春仿佛听到了勤务保障营拔节成长的声音。
如何使后勤资源像“血液”一样,运转在信息化战争体系之内?这个攸关打赢的问题,萦绕在包括康海春在内的各级指挥员的脑海里。
今天,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中勤务保障营的组建,部队后装保障有了一个怎样的转变?这是此次调查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辆步战车受损,一名副营长可调度八个抢救抢修组——
指挥权限增大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两年前,该旅参加“跨越-2017·朱日和”基地化训练。部队千里机动过了黄河后,向集结地域有序开进。
突然,一辆步战车“发生事故”。副营长孙长海接到报告后,一边赶往“事故”现场,一边通过电台调度卫生救护、装甲器材和修理方舱等6个类型8辆车,奔赴现场保障。
孙长海到达现场时,先期赶到的抢救抢修力量已开始对“事故”车辆进行抢修,其他保障力量也紧随其后陆续赶来。
经过紧急抢救抢修,“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受损”步战车恢复战斗状态。车组人员与所在建制单位取得联系后,驾车火速跟进编队,实现了当天受损、当晚归建。
一名副营长即可直接调度8个抢救抢修组?谈起演练中指挥员的指挥权力,孙长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次基地化训练,他带有车辆修理组、装甲修理组、后勤装备修理组、救护组等10余个小组,所有保障模块都归他一人指挥调度。
这在过去演练中不可想象。以往,这些保障力量专业种类多、人员成分杂、布局高度分散,且分属不同部门,不易协调使用。可以说,人、车、弹、油料、卫勤,包括热食前送等保障,都需要层层下达指令,逐个部门去协调,协调好了还得逐级传达……
“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打遍电话资源难聚拢、喊破嗓子力量难调配的现象尤为突出,指挥员在指挥时总觉得隔座山头。”经历了以前保障力量编配的各种无奈,在装备保障战线工作30多年的原勤务保障营技术室主任、装甲工程师张德有感触颇深。
的确,新成立的勤务保障营,将过去后勤和装备原本高度分散的力量,整合在同一个营的建制下。这恰如散落的棋子归于同一棋盘之中,营指挥员可根据当前任务,汇总多方情况,评估手中力量,科学调配资源进行模块化编组,直接实施指挥,形成精确保障。
战场上,一名指挥员指挥权限增大的背后意味着什么?从新体制编制下的勤务保障营不难看出,指挥员指挥权限的增大,使指挥层次缩减了,让指挥链条更加通畅了,使战场保障更加得心应手。
一辆运输车“趴窝”,两名装甲车辆修理工伸出援手给修好了——
保障力量不再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四级军士长唐维群是勤务保障营运输连的一名驾驶员。
今年7月,在漠北草原的一次对抗演练中,唐维群驾驶着一辆运输车,冒着炮火硝烟给前方运送弹药。没承想,他的运输车在途中遭“敌”炮火袭击,导致车辆“趴窝”。更让唐维群没想到的是,他通过电台向后方请求抢救抢修后,不一会儿,一个装甲车辆抢修组火速赶到了现场。
那天,经过两名装甲修理工的快速抢修,“趴窝”的运输车很快修好了。由于车辆抢修及时,唐维群为前方运送弹药赢得了“黄金时间”。
“当兵10多年,大小演习参加过七八次,从来没有这么痛快!”谈起这次演习经历,唐维群感慨颇多:这要是以前,即使装甲车辆抢修组看到战损的运输车也不会帮你修,因为各个抢救抢修分队的指挥员,都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战损车辆的驾驶员只能干着急。
原来,在以往演练中,由于后方保障力量是由多个部门临时“捏”到一起的,虽然隶属于后方指挥所管辖,可在实际保障过程中,各种保障力量都配属到各个梯队,有的甚至直接归各个梯队指挥了。这样一来,不是他抢救抢修范围内的活,他当然就不干了。
勤务保障营教导员汪勇说,过去还有一个大的弊端,就是临时合在一起的后方保障群,指挥员对各种保障力量的功能作用发挥不清楚。比如,战场上同时有多个点位需要抢救抢修,指挥员难以做到科学分工、合理调配,很容易贻误战机。
“这次演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当然是得益于新组建的勤务保障营:以往的所有保障模块如今都归属于同一个营建制下,指挥员在调整、调度各种保障力量上,都是‘自家’的事,自然就好办了。”修理一连连长孙灏说。
在这次演练中,勤务保障营根据实际情况,编配10多个伴随保障小组,派到各个梯队,所有物资按需精准配给,各保障模块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这些小组谁能干什么活、哪个小组都配备了什么器材,营指挥员的心里都一清二楚。
现如今,编配到各个梯队的伴随保障组,除了负责自己梯队的保障任务外,若有紧急情况,一旦其他梯队的保障力量忙不过来,勤务保障营指挥员还可以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评估所辖保障力量,进行科学调配。
像跟踪快递物流一样实时掌握弹药、食品等补给物资——
精准保障让指挥员“轻松加愉快”
两年前的那场演练让人大开眼界。
在实兵对抗演练中,负责弹药供给的勤务保障营弹药供应组组长程天祥,通过车载物联网监控系统,发现前方两辆战车弹药缺乏,迅速按照监控系统上显示的位置,派出一辆弹药供应车。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辆弹药供应车派出后,所行驶的位置能实时显示在程天祥所在车载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屏幕上。他说,给战车安装了物联网监控系统,指挥员就可像跟踪快递物流一样,随时掌握弹药、食品等后勤补给物资的实时位置、运输状态、分发信息。
“物联网系统不光用于监控车辆位置,还可预判车辆故障。”程天祥介绍说,通过战车上安装的传感器,实时把车辆油温、转速、水温等状况信息采集后传送到指控中心,指控中心通过实时记录分析这些信息,能够预判分析车辆故障。
面对物联网监控系统,被誉为“铁甲神医”的勤务保障营修理一连装甲修理技师、二级军士长成守平尤为感慨:“以前判断车辆故障,修理工需要‘望闻问切’,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判断出故障,但‘病因’在哪儿不好判断。这种情况下,指挥员接到抢救抢修的命令后,不仅要派出修理工,还得把装满各种部件的综合保障车派过去。因为不知道哪个部件能用得上。”
成守平说,现在根据安装在战车上不同位置的多个传感器,油压、气压、电压等数值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显示在终端,哪里不对劲都会有提示和预警,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前研判、提前排除,使战场保障更加精确了。
演练场上,物联网的强大功能让成守平感到“轻松加愉快”。
“这次演练只在部分装备上安装了物联网监控系统,主要检验各级指挥员在实战中运用该系统的能力,以及系统在作战中的效能发挥。”助理员张钰浩介绍,未来战场上,物联网监控系统将会安装到每一辆战车上,那时的物联网监控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功能将会更加强大。
贴上了电子标签、装上了感知系统,原本静默的装备就成了一个“有机生命体”。指挥员可以随时查看并申请附近的火力打击和后勤运输设施支援。
“可以预见,物联网将使未来战场更透明、行动更智慧、保障更精确、管控更安全。”该旅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