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入伍已有两个月,初始的兴奋逐渐褪去,好奇心和新鲜感慢慢消散。面对训练强度增大、节奏转换加快、标准要求提高的新训生活,我发现支队一些新战友渐露疲态,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随着时间推移,个别带兵人也耐心渐无,抱怨“你的适应期咋这么长”,感叹“兵越来越难带”,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来。其结果,自然是一些新兵的心门越来越难打开,有的带兵人和新兵渐行渐远。
当前,部队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影响新兵思想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心理因素日渐增多,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新兵思想波动,加上新训时间变长,新兵思想出现问题实属正常情况。带兵人切不能把新兵思想工作当做“一锤子买卖”,更不能自以为是地埋怨战士、打击战士。
好钢是“炼”出来的,不是“恨”出来的。作为带兵人,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恨铁不成钢”的抱怨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会引发新兵反感,精雕细刻、点石成金才是带兵人的本事和责任。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恨铁不成钢”透露着“爱之深,责之切”的无奈,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能对新兵多些耐心的教导和悉心的陪伴,也许结果会有所不同。要知道,“兵之初”可能影响新兵一生,有时候“恨”不仅不能使“铁”变成“钢”,还会给新兵带来情感上的伤害、心理上的挫伤,给官兵关系带来难以消除的障碍。
任何人的“兵之初”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遭遇失意和挫折。此时,新兵最需要的是带兵人的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带兵人对新兵要多些循循善诱,少些批评指责,把“恨铁”变为“炼铁”,一定能锻造出更多的钢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