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自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武警青海总队一茬茬官兵肩负起守护这条天路的神圣使命,在海拔4868米的昆仑雪域,护送一趟趟列车平安穿行——

“云端哨位”书写青春芳华


■郭紫阳  史彦宾 本报特约记者  王金兵

一夜暴风雪过后,莽莽昆仑银装素裹。10月的清晨,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徐徐升起。

“敬礼!”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2号哨位旁,官兵们整齐列队、神情肃穆,随着副中队长和洋洋一声令下,8名官兵齐刷刷举手敬礼,凝视国旗、高唱国歌——这是他们每周一雷打不动的升旗仪式。

“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树不活一棵,鸟也难飞高。”这里海拔4868米,含氧量仅为海平面地区的50%,是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固定执勤哨位。绵延千里的青藏铁路宛如一条钢铁巨龙,从这里穿越而过。

登上哨位,要爬108级陡峭的台阶,这些台阶呈45度斜坡,只有一根护栏,被官兵称为“天阶”。108级台阶,即使在平原上攀登都不容易,何况是在极度缺氧的昆仑山!

当激情飞扬的军旅人生遇见荒凉寂寞的雪山戈壁,官兵们向有限的生命打张借条,把无限的忠诚献给祖国。指导员温杰锋告诉记者:“虽然这里被称为‘生命禁区’,但我们必须用生命守在这里,因为我们守护的地方是中国。”多年来,一茬茬官兵响应祖国的召唤,服从组织的安排,毅然走上这个“云端哨位”,任凭高寒缺氧,任凭风吹雨打,任凭孤独寂寞,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半点畏缩,没有一句怨言,只因“忠诚”两个字已深深烙印在青春的坐标系上。

听在中队服役12年的老兵陈攀说,前些年,哨位上吃的穿的用的全得靠人力一点点往上背,遇上雪天,本来就窄的台阶变得特别湿滑,为安全起见,只能暂停运送物资,缺少新鲜瓜果蔬菜的官兵只能靠吃维生素片补充营养。“这里一年得有半年是雪季吧?”面对记者提问,陈攀笑着回答:“我们这里没有雪季一说,因为一年到头都可能下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军地各级党委始终关心关注着这里的官兵,先后为哨位配置了小型卷扬机、水质净化处理设备、一体化供氧系统和通信基站塔等。最令人欣慰的是,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官兵在高原上建成了智能生态温室,丰富的蔬菜摆上了饭桌。执勤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让官兵深切感受到祖国发展的强大脉动,更加坚定了守护青藏铁路的信心决心。

虽然物质条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天阶”注定是一条不平坦的艰辛之路。曾有人建议修一座电扶梯替代“天阶”,没想到官兵听后却连连摆手:“还是留着吧,我们跟它都有感情了!”这108级台阶承载着太多的青春与梦想,已然成为官兵坚守高原的心灵寄托。

去年年底,中士杨超东准备休假回家和女朋友订婚,谁知在节骨眼上一名战士感冒加重,须立即下山医治。那时正值老兵复退期间,由于执勤兵力紧张,杨超东没有多考虑,主动推迟了休假。为此,女朋友和他还吵了一架。

杨超东没想到,几天后,女朋友瞒着他,在中队官兵的帮助下,一路奔波、几经周折,来到了“天阶”下。面对108级台阶,已经被高原反应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她眼泪夺眶而出,可她还是一边吸着氧气,一边手脚并用地往上爬……一旁的战士不忍心看她这样艰难,悄悄通知了杨超东,于是,两人在“天阶”上相会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他俩紧紧拥抱在一起,许下了一生的诺言。

岁月如歌,青春似火。“你们觉得在这里幸福吗?”面对记者提问,官兵一下子打开话匣子:“当然幸福,家里人都支持我晋升中士继续留队!”“战友们互相配合,执好勤站好哨,就是最大的幸福。”“不下雪,我们可以用卷扬机运送物资,比以前方便多了,我觉得很幸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用朴实话语道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青春的浪漫在雪绒花前,士兵的风流在关山月下……任寒风吹过绿色的军营,让雪山见证信仰的海拔……”在和洋洋提议下,记者和官兵一起唱响《云端哨卡》——一首属于高原官兵的青春之歌。一张张高原红的脸庞,此刻是那么可爱;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是他们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强军梦的壮美诗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