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哪个亡的最不冤?”近日,在某高校组织的战国史论坛中,对论坛组织者提出的这一问题,与会专家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魏国。
为何是魏国?与会的一名历史学家说:“要是魏国的国君们都能把人才当国宝,那历史可能就改写了。”魏国的国君不把人才当国宝,他们把什么当国宝?历史典籍中给出了答案。
一年夏天,魏武侯与吴起乘战船沿河南下,望着眼前的壮美山河,魏武侯喜不自禁:“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联想到魏王之前的种种失才之举,吴起劝告说:“邦国之固,在德不在险……如果君王不修德,舟上之人尽为敌国也!”
魏惠王治国时,仍不把人才真正当回事。一次,魏惠王与齐威王相约狩猎,兴头上,魏惠王问:“齐国有珍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我的国家虽小,但直径达一寸、珠光能照耀十二乘车队的珍珠就有十枚之多。齐威王听了后说,齐国视人才为国宝,并随口说出他搜求到的一大串各方面人才。
魏国把山河当国宝,把珍珠当国宝,就是不把人才当国宝,魏国的人才难免会跑。当时,魏国人,或者在魏国工作的吴起、商鞅、孙膑、范雎、尉缭子等,由于在魏国不得志,纷纷跳槽。
到别国后,这些人才大多得到重用。比如军事天才吴起,到楚国即被任命为国相,几年时间便帮楚国“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又如商鞅,在来到秦国后,秦孝公不仅拜其为左庶长,还晓谕群臣:“今后国政,悉听左庶长施行。有违抗者,与逆旨同。”商鞅随后的变法,短短20年就使秦国“天下莫比”。再如“贤能天下皆知,独魏王未闻”的范雎,来到秦国后,其远交近攻、离间赵国等诸多策略,很快让秦国“独强于世”。
然而,当时的秦国并非谁都不怕,对视人才为国宝的国家,秦国就很忌惮。《新序》记载,秦国在攻打楚国前,派使臣去察看楚国有什么国宝。结果,楚王在招待秦使的宴会上说:“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敖次之,叶公子高次之,司马子反次之”,并郑重说道:“客欲观楚之宝器,楚国之宝者,贤臣也。”于是秦国打消了攻楚的念头。
其实,“得才邦兴,失才邦崩”的道理,不光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各个组织。两例为证。风景名胜众多的苏州始终坚持“所宝惟贤”,这才使苏州在古代成为“状元之乡”“进士之乡”:中国历史上共出了591名状元,苏州占了50个;在古代的106800名进士中,苏州有1500多人。今天的苏州,还是享誉全国的“院士之乡”: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苏州籍的有近百位。今年6月,某跨国公司董事长在谈到企业如何才能成功时说,“企业”的“企”字很有意思,人在上止在下,如果没有人才,企业就会止步不前,“人才是无价之宝,是最大的、永恒的财富”。
把人才当国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高水平的老教授是宝贝,是国宝,不要在年龄上‘一刀切’”。陈云同志说:“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我们的‘国宝’,要很好地使用他们。”聂荣臻元帅说:“那些政治上热爱祖国、工作上勤勤恳恳,业务上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技术专家,是我们的国宝。”
习主席始终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早在正定任职时,他就建立县里第一本“人才账”、破格录用培育出“冀棉2号”的农民黄春生为国家干部、让非党员的著名作家贾大山当县文化局局长、给全国10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发出落款为“学生习近平”的求贤信……一项项爱才、惜才、用才、育才、容才之举,至今在当地传为佳话。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是圆梦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视“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谋篇布局、把握大势,不拒众流、海纳百川,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使我国的人才工作得到蓬勃发展。
决胜于未战,取决于人才。人才既是舰之龙骨、马之股肱,也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人才珍贵,理应珍惜。只有视人才为国宝,“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方能为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
(作者单位:32103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