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针对整风运动中一些干部空学理论、注重形式,不注重转化的倾向,毛泽东批评这些人对理论著作“从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烂熟了,但是完全不能应用”,教育党员干部边学习、边应用、边转化。对于广大党员来说,也需要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多在转化上下功夫。
转化,是指认识主体把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是联系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这里的“变”,实际上说的就是转化。转化就是深化、就是飞跃。转化的过程,就是进入头脑、进入工作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开新图强的过程。转化的程度,决定主题教育的深度。正因为如此,习主席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使党员干部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
回顾我党开展的历次重大教育活动不难发现,注重实践转化始终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深化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抓好教育活动的重要经验。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因为在这些重大教育中注重转化,才让教育有了官兵“看得见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古人讲:“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好学”而笃信,通过“力行”而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这次主题教育的四个环节。对这四个环节,中央明确要求“同步进行”“边学习、边整改,边提高”。然而,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运用、重检视问题轻转化提高的现象还在个别基层单位存在。毋庸讳言,衡量主题教育的成效,既要看认识成果,更要看实践成果。认识成果固然重要,但不能代替实践成果。也就是说,主题教育不能搞“自我检验”。这次主题教育,“抓落实”的环节就是转化的环节,如果不抓落实、没有转化,思想上的收获没有化为自觉行动,认识上的提高没有用于改进工作,精神上的振奋没有变成强大动力,那么主题教育就没有真正落实,就是走了过场。
《南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文帝时有一位名为陆澄的学士,好学博览,行、坐、食都手不释卷,时称“硕学”,可其晚年想撰写一部《宋书》,却始终不成。原因在于,他书是读了很多,却一知半解,成了“书橱”。这就启示我们,转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取决于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取决于对实情的全面把握,取决于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本领和能力。理解、把握并转化为能力,都需要在学习中不断锤炼提高。
抓教育成果转化,重在抓关键。我军“脖子以下”改革完成后,撤降并改、转业分流等给基层的练兵备战、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带来诸多难题。在抓实践转化中,只有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在“落一子而全盘活”的紧要点上连续攻关,方能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面建设的整体跃升。
抓教育成果转化,贵在抓经常。一直以来,各级都在持续解决基层难题。但应该看到,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旧的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即使已解决的问题,也会出现反复。这就决定了教育成果转化工作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因此,各级应把搞好转化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使教育成果转化的过程,成为促进基层全面进步的过程。
效果最有说服力。“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把初心内化于心,将使命外化于行,主题教育就一定能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
(作者单位:32142部队)